字好书
宝山昼睡

《宝山昼睡》

时间: 2025-07-27 22:02:53

诗句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2:53

原文展示:

宝山昼睡
作者: 苏轼

七尺顽躯走世尘,
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
何止容君数百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内心世界的思考。诗中说:我这七尺的身躯在世间奔波,十围的肚子里却装着纯真。心中那份空虚无物,难道只容得下你这样几百人吗?

注释:

  • 七尺顽躯:形容人的身体,七尺大约是指一个人的身高,顽躯指的是坚硬的身躯,表明作者在世间的艰辛。
  • 十围:指的是肚子的周围,表示丰富的内心世界。
  • 空洞:形容内心空虚,缺乏实质。
  • 容君数百人:指的是心中所能容纳的情感和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曾任多职。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词作,又有细腻的诗句。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情感的沉淀。此时的他经历了政治风波,心中有诸多感慨。

诗歌鉴赏:

《宝山昼睡》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开篇提到“七尺顽躯”,不仅描绘了人的身体,也暗示着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在纷繁的世尘之中,个人的存在显得渺小而无力。接着,提到“十围便腹贮天真”,这里的“天真”可以理解为纯真无邪的心灵,暗示即便在复杂的世界中,内心依旧渴望保持一种纯粹的状态。

“此中空洞浑无物”则是对内心状态的真实写照,表明尽管外表看似充实,然而实则空虚,给人以深思。最后一句“何止容君数百人”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如此空洞的内心,也能够容纳下更多的人与情感。

整首诗在蕴含哲理的同时,表现出诗人对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反思,展现了苏轼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七尺顽躯走世尘:描述自己在世间的奔波,感受到生命的沉重。
    2. 十围便腹贮天真:强调内心的纯真,尽管外界纷繁复杂。
    3. 此中空洞浑无物:表明内心的空虚与无物。
    4. 何止容君数百人:抒发心中对人际关系的宽容。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七尺顽躯”比作生命的象征。
    2.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探讨人生的价值与内心的丰富,表达对生命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七尺:象征一个人的生命与存在。
  • 天真:代表内心的纯洁与真诚。
  • 空洞:象征内心的空虚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七尺顽躯”指的是哪个方面? a) 身体
    b) 心灵
    c) 生活

  2. 诗中“空洞”的含义是什么? a) 充实
    b) 空虚
    c) 无聊

  3. 苏轼在诗中希望表达什么情感? a) 独立
    b) 温暖
    c) 反思

答案:1.a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人世的思考与感慨。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对生命的洒脱与豪情。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宝山昼睡》与李白的《庐山谣》都反映了对内心世界的探讨,但前者更注重于内心的空虚,后者则更多展现自然的魅力。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与点评》

相关查询

西江月 其十三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 其二 西江月 西江月·绛蜡攒宝炬 西江月(十二之十二) 西江月 其十 橘灯 西江月 其二 听蛙 西江月 西江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消玉减 县佐 鹊殿 生字旁的字 五彩斑斓 英悟 钟鸣鼎重 巾字旁的字 肖子 包含粗的词语有哪些 旷大之度 自字旁的字 玉鸡川 差结尾的成语 一见如旧 阜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