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5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55:45
偶随樵父采都梁,
竹屋松扉试乞浆。
但见东轩堪隐几,
不知公子是监仓。
溪中乱石墙垣古,
山下寒蔬匕箸香。
我是江南旧游客,
挂冠知有老萧郎。
我偶然跟随樵夫采集都梁木,
在竹屋松扉旁试图乞求一碗水。
只见东轩中有隐蔽的几案,
却不知这位公子是监仓的萧渊。
溪水中乱石堆砌,古老的墙垣依稀可见,
山下寒冷的蔬菜散发着匕首般的香气。
我是江南的老游客,
挂着官帽知道有老朋友萧郎。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创作于苏轼被贬的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出他在逆境中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宁静的自然场景,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乡间的樵夫、竹屋、溪流和山下的蔬菜,展现了一个清新自然的环境。通过“偶随樵父”这一细节,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随性而愉悦的生活态度。
诗中“东轩堪隐几”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萧郎的怀念。虽然诗人身处逆境,但他依然在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一句“挂冠知有老萧郎”更是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情感的细腻和深沉,使整首诗具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苏轼的《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公子”指的是谁?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