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0:46
夜宴谣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长钗坠发双蜻蜓,
碧尽山斜开画屏。
虬须公子五侯客,
一饮千钟如建瓴。
鸾咽奼唱圆无节,
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
莫令沟水东西别。
亭亭蜡泪香珠残,
暗露晓风罗幕寒。
飘飖戟带俨相次,
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
芳樽细浪倾春醁。
高楼客散杏花多,
脉脉新蟾如瞪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宴的场景,描写了女子的妆容、宾客的豪情、音乐的悠扬,以及夜晚的清幽氛围。长钗坠落在发间如同双蜻蜓,绿色的山峦在斜阳下呈现出画卷般的美丽。公子哥儿和五侯的客人们,豪饮千钟酒,犹如倾下的水流。鸾歌婉转,声音悠扬,眉头微皱如烟,袖子轻扬如雪。清夜中,大家心意相通,愿不要让沟水将彼此隔开。蜡烛泪滴残留,暗夜露水寒风袭来。飘逸的戟带在身旁,二十四根龙形的画竿高高耸立。乐器声声相扣,酒杯轻轻倾斜,春醇如细浪漫溢。高楼上的客人散去,杏花如雨般落下,明亮的新月如同瞪大了眼睛。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云溪,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以词闻名,风格清丽脱俗,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场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盛行夜宴文化,诗人通过夜宴的场景,表达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和珍惜。
《夜宴谣》是一首极具画面感与情感层次的诗作。温庭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夜宴场景,诗中无不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开头,以“长钗坠发双蜻蜓”引出女子的妆容,生动形象地勾画出女子的娇美姿态。紧接着,诗人则通过“碧尽山斜开画屏”展现了自然的美,营造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氛围。
在宴会上,公子哥儿和贵族客人们豪饮千钟酒,展现出一种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诗中“鸾咽奼唱圆无节”描绘了宴席上的歌声悠扬动听,令人陶醉。又如“清夜恩情四座同”,将朋友之间的情感紧紧相连,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团圆的美好。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蜡烛泪滴、暗露晓风等细节,渲染出夜晚的清幽与温情,展示了宴会结束时的淡淡惆怅与不舍。整首诗以音乐、饮酒、友谊为主题,展现出温庭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珍惜,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夜宴场景,表现了友情与生活的美好,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长钗”的意象象征着什么?
A. 男子的豪迈
B. 女子的美丽
C. 自然的景色
诗人通过哪些细节描绘宴会的氛围?
A. 朋友间的谈笑
B. 烛光与乐声
C. 酒杯的碰撞
“一饮千钟如建瓴”是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饮酒的豪迈,描绘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与温庭筠的细腻描写形成鲜明对比。温庭筠更关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夜宴的氛围,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