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2:57
瑶台曾遇,问春风,萼绿何处沦坠?倚竹无言,缟袂障羞,憔悴软红尘里。多情我是孤山客,共索笑檐前休避。乍殢人,枝北枝南,疏影似迎还拒。这是高标出众,比夭桃艳杏,多少矜贵?放鹤亭边,纸帐迎来,明月照人欢喜。林间翠羽惊残梦,怕转瞬绿阴容易。好慇勤檀板金樽,夜夜为花沉醉。
曾经在瑶台遇见,向春风询问,花瓣的绿意何处飘落?倚靠在竹边无言以对,白色衣袂遮掩羞涩,憔悴在柔和的红尘之中。多情的我身为孤山的客人,常常在屋檐前寻找欢笑与避难。忽然打动人心,枝条北向南向,疏影仿佛在迎接又似在拒绝。这是多么卓尔不群,比起娇艳的桃花和杏花,不知有多少珍贵?在放鹤亭旁,纸帐迎来明月,照得人心欢喜。林间翠羽惊扰了残梦,害怕转瞬之间绿荫就易逝。真想勤奋地敲打檀板与金樽,夜夜为花的醉意而沉迷。
林朝崧,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体现出他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林朝崧的诗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
《疏影梅花》创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与梅花象征的坚韧品质的感悟。梅花常在春寒中怒放,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梅花,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孤独的理解。
《疏影梅花》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全诗以梅花为线索,融入了春风、竹影、明月等自然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梅花的坚韧与清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高洁。诗中“乍殢人,枝北枝南,疏影似迎还拒”,展现了梅花在不同方向的生长与影子交错的美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此外,诗中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怕转瞬绿阴容易”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诗的最后,提到“夜夜为花沉醉”,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宁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对梅花精神的深切歌颂。
整首诗通过梅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梅花的清丽和傲然绽放,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疏影梅花》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林朝崧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倚竹无言,缟袂障羞”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羞涩
C. 愤怒
D. 安宁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A. 丰收
B. 宁静与纯洁
C. 力量
D.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