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35
原文展示:
周思道如诏亭 文同 〔宋代〕
繁上先生教子时,义方题榜贴亭楣。 当年此地开师席,今日其言入制词。 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续成都记,第一详书不可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繁上先生在教育儿子的时候,用“义方”二字题写在亭子的匾额上。当年他在这里开设讲席,如今他的言论被编入官方的文书中。乡里的人都传颂这是件盛事,仿佛有鬼神相助让他预知未来。如果后人要继续编写成都的记载,这第一详细的书目不可遗漏。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教育、乡土风情等主题。此诗赞颂周思道的教育成就和他言论的深远影响。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为了纪念周思道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以及他的言论被官方记录的荣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周思道在教育儿子时的情景,以及他的言论被官方记录的荣耀,展现了他在乡里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诗中“义方题榜贴亭楣”一句,既表现了周思道的教育理念,也象征了他的教育成就被永久铭记。后两句则强调了他在乡里的盛名和预知未来的神奇,体现了他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是对周思道教育成就的高度赞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周思道的教育成就和他言论的深远影响,强调他在乡里的崇高地位和应被永久记录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义方”指的是什么? A. 正确的教育方法 B. 官方的文书 C. 亭子的匾额 D. 预知未来 答案:A
诗中提到周思道的言论被编入什么? A. 官方的文书 B. 乡里的传说 C. 亭子的匾额 D. 成都的记载 答案:A
诗中“鬼神相助使前知”表达了什么? A. 周思道的教育方法 B. 周思道的神奇和预知能力 C. 乡里的盛事 D. 官方的认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