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时间: 2025-05-10 03:38:23

诗句

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

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

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38:23

原文展示:

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 文同 〔宋代〕

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 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 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

白话文翻译:

天上的尊贵神灵,他们居住的地方都在北方。 有一座轩敞的建筑正好与之相对,我担心怠慢了神灵会招致灾祸。 我常常经过那里时快步走过,不敢在那里稍作休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贵神:尊贵的神灵。
  • 北:北方,古代认为北方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 轩:一种敞开的建筑,通常用于观赏风景。
  • 慢:怠慢,不敬。
  • 阴劾:古代迷信中指因不敬神灵而招致的灾祸。
  • 趋:快步走过。
  • 兹:这里。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迷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此诗可能是在兴元府(今陕西汉中)的园亭中创作,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文同游览兴元府的园亭时,看到北方的轩敞建筑,联想到天上的贵神,因而产生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中,“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一句,直接点明了神灵的尊贵和居住方位,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担心怠慢了神灵会招致灾祸。最后,“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敬畏之情,展现了作者在神灵面前的谦卑和谨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之贵神,所居皆在北”:直接点明神灵的尊贵和居住方位,北方在古代被认为是神灵居住的地方。
  2. “有轩正相望,慢恐取阴劾”:轩敞的建筑与神灵的居所相对,作者担心怠慢了神灵会招致灾祸。
  3. “余常过则趋,不敢兹少息”:作者常常经过那里时快步走过,不敢在那里稍作休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神灵比作天上的贵神,增强了神灵的尊贵感。
  • 拟人:将轩敞的建筑拟人化,使其具有与神灵相对的意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神灵的敬畏。通过描绘神灵的尊贵和居住方位,以及作者在神灵面前的谦卑和谨慎,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贵神:尊贵的神灵,象征着尊贵和神圣。
  • 北:北方,象征着神灵的居所和神圣的方位。
  • 轩:敞开的建筑,象征着与神灵相对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贵神”居住在哪个方向?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2. 作者为什么不敢在轩敞的建筑中稍作休息? A. 因为那里风景不好 B. 因为担心怠慢了神灵 C. 因为那里太热 D. 因为那里太冷

答案: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山岳,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灵的崇拜。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兴元府园亭杂咏·北轩》与王维的《鸟鸣涧》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但文同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查询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四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三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二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一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八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七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六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五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舛错不齐 包含垢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碰一鼻子灰 靡坚 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甜言软语 胡诌 不赏之功 刀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鸿案鹿车 飞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勒休 血泊 着手回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