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0: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57
赠长沙公 其四
作者: 陶渊明 〔魏晋〕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朋友的真挚情感。虽然我用微薄的心意来表达我的祝福,但这微小的心意最终会积累成一座大山。敬重的朋友啊,你在离别时让我感到凄凉。希望你能够宽容待人,常常传递音信。
作者介绍: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靖节,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隐士。他以其简朴的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作品中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陶渊明隐居之后,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感伤。
陶渊明的《赠长沙公 其四》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的开头“何以写心,此贻话言”,直接点出诗人用心良苦,他希望通过这几句简单的话语,能够传达自己对朋友的祝福和思念。这里的“写心”不仅是表达,更是对友情的真诚承诺。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这句诗以形象的比喻传达了积累的重要性,虽然表达的心意微不足道,但只要不断积累,终将形成丰厚的情感基础。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理解他的心意。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这句则展现了诗人在离别时的伤感,称呼“离人”显示出对友人的尊敬,而“临路凄然”则更是将离别的伤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友情的脆弱与珍贵。
最后的“款襟或辽,音问其先”,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朋友心怀宽广,常常联系,传递情谊。这种对友情的寄托和期待,体现了陶渊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友情的珍贵、离别的伤感以及对未来联系的希望,展现了陶渊明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进篑虽微,终焉为山”的意思是?
A. 心意微小,最终会消失
B. 心意微小,但能积累成大
C. 心意不重要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中的“离人”指的是?
A. 朋友
B. 亲人
C. 随行者
诗人希望朋友如何?
A. 忘记他
B. 常常联系
C. 不再相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