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时间: 2025-05-06 02:05:02

诗句

金舆旦下绿云衢,彩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

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02

原文展示:

《嵩山石淙侍宴应制》
作者: 沈佺期 〔唐代〕

金舆旦下绿云衢,
彩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
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
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纇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阳光下,金色的车子驶过绿色的云路,
彩色的宫殿在晴朗的天气中临近碧绿的山涧。
溪水潺潺,像细细的漏水声,
山间的烟雾缭绕,环绕在香炉周围。
仙人烹制六道美食于神仙鼎中,
玉女捧着三杯美酒,向天帝敬献。
我珍惜汾阳的悠然驾游,
却不如在太室山上观赏这幅真实的山水画。


注释:

字词注释:

  • 金舆:金色的车子,指华贵的车辇。
  • 云衢:云间的道路,形容美丽的环境。
  • 彩殿:华丽的宫殿。
  • 泠泠:清澈而细微的声音。
  • 杂行漏:细小的水流声。
  • 神鼎:神仙用的鼎,象征美食。
  • 三浆:三种美酒,古代供奉天帝的饮品。
  • 汾阳:地名,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
  • 太室:太室山,古代名山,寓意高远。

典故解析:

  • 六膳:传说中仙人享用的美食,象征高雅的生活。
  • 玉女:指天宫的女神,常用于传说中负责送酒的角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唐代诗人,字廷秀,号东皋,盛名于中唐诗坛,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山水景物,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宴会的场合,诗人在嵩山的美丽景色中,感受到自然的恬静与神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高尚生活的向往与对尘世繁华的淡然。


诗歌鉴赏:

沈佺期的《嵩山石淙侍宴应制》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瑰丽的晨景,金舆在绿云间穿行,彩殿在碧水畔伫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着,溪水的潺潺声与山烟的缭绕,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感受。

诗中关于仙人和玉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着理想的生活和追求。尤其是“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高雅品味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自惜汾阳纇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结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他在享受美好宴会的同时,也意识到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珍惜,这种自然而然的情感,体现了唐代士人的风范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舆旦下绿云衢:描绘了清晨金色的车辇在绿色云路上驶过的场景,体现出华美与自然的结合。
  • 彩殿晴临碧涧隅:色彩斑斓的宫殿在晴朗的天气中矗立于碧绿的山涧旁,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环境。
  • 溪水泠泠杂行漏:溪水声如细小的漏水声,给人以清新悦耳的感受。
  • 山烟片片绕香炉:山间的烟雾环绕在香炉周围,描绘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仙人六膳调神鼎:仙人准备六道美食,象征着高雅与奢华的生活。
  • 玉女三浆捧帝壶:玉女捧着美酒,向天帝敬献,展示了对神圣的敬仰。
  • 自惜汾阳纇道驾:对悠然自得的生活感到珍惜。
  • 无如太室览真图:在太室山上观看自然景色,感受到真实的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感结合,营造出一种理想境界。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高尚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舆:象征华贵与尊崇。
  • 彩殿:象征美好与富丽。
  • 溪水:象征自然的清澈与灵动。
  • 仙人、玉女:象征理想生活与超凡脱俗的追求。
  • 太室:象征自然的真实与美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舆”指的是:
    A. 普通的车子
    B. 华贵的车辇
    C. 农用车

  2. 诗中“仙人六膳调神鼎”中的“六膳”象征什么?
    A. 普通的食物
    B. 高雅的美食
    C. 不健康的饮食

  3. “自惜汾阳纇道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不满
    B. 对悠闲生活的珍惜
    C. 对尘世的厌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李白通过描写山水与日出,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沈佺期的自然美感相呼应。
  • 《山中问答》:王维的作品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唐代诗歌的共通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解读》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全面理解《嵩山石淙侍宴应制》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内涵。

相关查询

门前榕树 挽陈岩方隐君二首 见新历有感 杂兴十首 溪庵放言十首 仓部弟生日五绝 其五 病起窥园十绝 漳兰为丁窃货其半纪实四首 赠翁定 杂咏一百首·贾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醉心往 曲开头的成语 鼓谈 齒字旁的字 岌岌可危 齲字旁的字 气逾霄汉 荣结尾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鼓噪 丧制 绝长继短 女字旁的字 盘儿菜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妈拉巴子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