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2:05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在林中卧着,愁苦春天已尽,打开窗户欣赏外面的花朵。
忽然遇见了青鸟使者,邀请我进入赤松道士的家。
金色的灶台刚刚点燃火,仙桃树正开着花。
若是童颜能够常驻,何必惜惜醉于流动的霞光呢?
"青鸟使"是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常被用作传递信息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春天的到来。"赤松"则与道教文化相关,赤松道人是道教中的重要人物,象征着长生与超脱。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阮山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作于清明节,正值春季,正是踏青和祭祖的时节,诗人借宴饮之事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珍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的美好画面,诗人在春日的阳光下,与友人在赤松道士的家中欢聚。通过“林卧愁春尽”开篇,表现出诗人对春天即将结束的忧愁,接着“开轩览物华”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青鸟的意象则引入了神秘的道教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具幻想色彩,同时也寓意着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和谐相处。
在“金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中,火焰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而仙桃则代表着长生与幸福,暗示着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则表达了对青春的眷恋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洒脱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春天和友情的热爱,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田园诗。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好、友情的珍贵与对青春的向往。诗人通过宴饮之事,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青鸟使”象征什么?
A. 美好的消息
B. 春天结束
C. 友情的珍贵
D. 生命的活力
“金灶初开火”这一句中,金灶象征着?
A. 道教的神秘
B. 生命的活力
C. 冬天的寒冷
D. 友情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