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6:04
鹧鸪天 玉泉观鱼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潋滟晴光动碧虚。
一方清镜照诗。
玉尘三三法,
水漾金鳞六六鱼。
红舍利,白芙蕖。
尽教妆点老僧居。
夜深飞过西湖去,
夺取小龙明月。
在晴朗的天空下,波光粼粼,映动了碧蓝的虚空。
一面清澈的镜子映照着诗句的美丽。
玉尘轻轻飘舞,水面上游动着金色的鱼。
红色的舍利花,白色的芙蓉,
都装点着老和尚的居所。
夜深人静时,我飞越西湖,
去夺取那小龙一般的明月。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诗中提到的“西湖”及其美景,常常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感的寄托之地。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胜,陶渊明、白居易等诗人曾多次赞美其美丽,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张可久,元代著名诗人,以其词作见长,风格多变,常融入山水景物与人文情怀。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时,文人们通过描写宁静的自然景观来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安慰。这首诗描绘了玉泉观的美丽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鹧鸪天 玉泉观鱼》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意境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玉泉观。开头的两句“潋滟晴光动碧虚,一方清镜照诗”,通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反射出蓝天的美丽,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将“玉尘”和“金鳞”相结合,描绘出水中游动的鱼儿,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诗中提到的红舍利和白芙蕖,象征着清雅与高洁,映衬出老和尚清寂的生活状态,显示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尊重与向往。最后两句“夜深飞过西湖去,夺取小龙明月”,则以“飞”和“夺”的动词,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中又增添了一丝动感,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与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令人心向往之。诗人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景色,更是在抒发内心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元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于世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理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潋滟”指的是什么?
“红舍利,白芙蕖”中的“舍利”是指哪种花?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小龙”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