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7: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7:03
天际霞光入水中,
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
首送金乌上碧空。
天边的霞光映入水中,水中也映照出天边的红色。最好等到夜深三更之后,才让金色的太阳升上碧蓝的天空。
“金乌”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十个太阳,其中一个为金乌,代表着阳光和光明。此处用以象征日出,传达出对美好晨光的期待。
韩偓,字文贞,号惭愧,唐代诗人。他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可能创作于韩偓对自然景观的感悟时刻,表现出他对日出美景的向往和对夜晚静谧的珍惜。
《晓日》通过描绘天际霞光与水面的倒影,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诗的前两句将天与水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尤其是“水中天际一时红”这一句,给人以瞬间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般的场景。
而后两句则转向对时间的把握,强调应在夜深三更之后再观赏日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日出的期待,还有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处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那一瞬间的美丽,日出虽好,却需耐心等待。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活节奏的思考,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诗人在简洁的字句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沉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晨曦的期待与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珍惜与等待的情感。
诗中“金乌”代表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诗人建议在什么时间观赏日出?
A. 早晨
B. 三更后
C. 黄昏
D. 正午
“天际霞光入水中”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
A. 黄昏
B. 夜晚
C. 清晨
D. 中午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高远的视野和豪情壮志,而韩偓的《晓日》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