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素梅 二四

《素梅 二四》

时间: 2025-07-28 00:05:57

诗句

霜花浮影月娟娟,春色无痕上画船。

转首西湖风景异,不知谁识老逋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05:57

原文展示:

霜花浮影月娟娟,春色无痕上画船。转首西湖风景异,不知谁识老逋仙?

白话文翻译:

霜花在月光下浮动映照,春天的气息在画船上无迹可寻。转过头去,西湖的风景截然不同,不知道谁能识得这位隐居的老仙人?

注释:

  • 霜花:指的是霜冻后形成的花样,形容冬天的美景。
  • 浮影:浮动的影子,这里指霜花在月光下的影子。
  • 娟娟:形容月光柔和而明亮。
  • 春色无痕:春天的气息没有留下痕迹,暗指春天的短暂和难以捕捉。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常用于游玩或观景。
  • 转首:转过头来,表示视线的转变。
  • 风景异:风景不同,表达对西湖景色的感叹。
  • 老逋仙:指隐居的老者,逋仙指隐士或超脱于世俗的人。

典故解析:

“老逋仙”可能指的是陶渊明等隐士,代表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着美丽的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常被文人所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著名诗人,字孟英,号逸民,生于1320年,卒于1380年。他以山水诗、咏梅诗著称,风格清新典雅,擅长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代,反映了王冕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作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素梅》是一首描绘冬季景色与春天气息交融的诗作。诗人在月光下看见霜花,柔和的月光映照着飘浮的霜花,给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春色无痕,暗示春天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画船的意象则进一步增强了这一主题,仿佛是在描述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转首而望西湖,诗人感受到风景的变化,表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不知谁识老逋仙”更是引人入胜,体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反思,整个诗作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浑然天成。

诗词解析:

  • 霜花浮影月娟娟:将冬季的霜花与月光结合,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运用比喻来描绘景象。
  • 春色无痕上画船:春天的气息似乎无处可寻,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短暂。
  • 转首西湖风景异:转头看西湖,景色变幻,引发诗人对美景的感慨。
  • 不知谁识老逋仙: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花”与“月影”比喻静谧的冬季美景。
  • 对仗:如“霜花浮影”与“春色无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月光的“娟娟”形容,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泊。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风景,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霜花:象征冬天的冷清与美丽。
  • 月光:代表清静与理想的境界。
  • 春色: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短暂。
  • 画船:象征诗意的生活与游历的乐趣。
  • 西湖:代表美丽的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逋仙”指的是: A. 隐士 B. 皇帝 C. 商人

  2. “春色无痕”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春天的期盼

  3. 诗中的“霜花”主要象征: A. 春天 B. 冬天的美丽 C. 夏天的繁华

答案:

  1. A. 隐士
  2. B. 对春天的无奈
  3. B. 冬天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王冕的《素梅》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与隐逸的向往,而后者则表现出豪放与对人生的热烈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一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永州城南一士夫家可爱 水调歌头(自和) 寿城凯还宴将帅乐语口号 入兴安界 送子倅宜春 过清汀洮阳驿和方孚若韵 自和山房十咏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漂母之恩 田狩 播穅眯目 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尊命 秃宝盖的字 客囊羞涩 八字旁的字 飞刍挽粮 用字旁的字 宛脾 无字旁的字 包含曹的成语 头汤面 收视反听 包含鹑的词语有哪些 惩一儆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