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2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9:37
作者: 雍裕之 〔唐代〕
浮名世利知多少,朝市喧喧尘扰扰。
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
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思考。世间的浮名和利益究竟有多少呢?早市中人声嘈杂,尘土飞扬,令人心烦意乱。车马往来匆忙,钟鼓声催促着,天色又已破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名利的普遍追求和对繁华生活的反思。
作者介绍: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作品多描绘社会现象及个人感受,风格简练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唐代盛世,社会繁华,商贸发达,人们对名利的追求显著,但也带来了内心的纷扰和对生活的思考。
《不了语》是一首通过对比喧嚣的市井生活与内心的清净,表达了诗人对浮名和世利的思考。开篇的“浮名世利知多少”,直接引入了主题,质疑世俗的名声与利益究竟有多少价值。接下来的描写则生动地表现了市场的喧闹与尘土飞扬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令人窒息的氛围,反映出人们在名利追逐中失去的内心平静。
诗中“车马交驰往复来,钟鼓相催天又晓”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紧迫感,车马的往来象征着人们忙碌的生活,而钟鼓声催促着人们迎接新的日子,却也隐含着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在追求名利的路上,内心的迷茫与对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世俗名利的追逐,提醒人们在喧闹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名利背后的空虚与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车马交驰”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的忧虑,但其侧重于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奈;而《不了语》更侧重于对名利的反思,风格上更为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