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4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48:41
江上闻猿
作者:雍裕之 〔唐代〕
枫岸月斜明,猿啼旅梦惊。
愁多肠易断,不待第三声。
在枫树岸边,月光斜照而明亮,猿猴的啼叫惊醒了我在旅途中的梦。愁苦多得容易让人肠断,不需要等到第三声啼叫。
作者介绍: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诗歌见长,风格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旅途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心中愁苦的感受,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激发了对生命的感慨。
《江上闻猿》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枫岸和月光的描写,构建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画面。枫树的红叶与明亮的月光相映成趣,渲染出了一种浓厚的秋意。而猿猴的啼叫则打破了这种宁静,带来了一种突如其来的惊扰,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忧愁。
整首诗在意境上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猿啼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愁多肠易断的句子,直白而又深刻,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悲伤与思乡之情。诗人在此处表现出的情绪,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映,也是对普遍人性情感的深刻洞察。
从修辞手法上看,诗人运用对仗、比喻等修辞技巧,使得情感更加真实动人。尤其是“愁多肠易断”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愁苦的深度。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歌在情感表达上更为深刻,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旅途中的孤独,展现了人类情感的脆弱与深刻。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时间是什么季节?
“愁多肠易断”中“肠”字的含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猿啼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