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6
吏部文章万世,吾求善本编窥。散帙云窗棐几,同安得见丘迟。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与追求,喻示着对文学经典的渴望。诗人感叹吏部的文章流传千古,希望能够找到善本的书籍进行研究。书卷散落,窗前的书架上又有多少书籍,何时才能见到丘迟这样的文人呢?
丘迟是东汉末年的著名诗人,其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代表作有《与陈伯之书》。在诗中提到丘迟,意味着对其文学成就的向往与追求。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与苏轼、米芾并称。黄庭坚的诗风独具一格,擅长用典,语言精练,情感深邃,常以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故相结合。
此诗作于黄庭坚在追求文学理想和对古代文人的崇拜之际,反映了他对古典文学的向往和对自身创作的激励。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诗人对文学的追求和对古人丘迟的敬仰。开篇提到“吏部文章万世”,展现了对历史文人的尊重,表达了诗人希望能继承并发扬这些经典作品的愿望。接着“吾求善本编窥”,则是诗人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渴求,体现出他对知识的追求与渴望。
“散帙云窗棐几”则描绘出一种散落的书籍与书架的意象,仿佛在提醒人们对经典书籍的重视和保护。最后一句“同安得见丘迟”则是全诗的高潮,寓意着诗人希望能像丘迟一样有卓越的文学成就,同时也暗示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更折射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自我成长的期许。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敬仰,表达了对文学的追求与对自身理想的思考,反映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丘迟”是谁?
诗中“散帙”指的是什么?
可以对比黄庭坚的这首诗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但黄庭坚更为内敛,注重对古人文学成就的敬仰,而苏轼则侧重于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情感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