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5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54:54
疏影 题张松溪泰初花影吹笙图
作者: 黄燮清
烟痕似雪。有瘦萤几点,飞上衣褶。
料理银簧,坐对瑶天,黄昏韵事幽绝。
凄清不耐离人听,怕剩梦断时难接。
莫等闲作弄凉声,挑醒一窗梧叶。
仰见明河浪静,夜深正露重,丝鬓微湿。
袖底香归,指上秋生,逗起惺忪蝴蝶。
栏干闲了谁同倚,但靠碎半身斜月。
到恁时寻取双成,偷谱羽衣三叠。
烟雾的痕迹像雪一样洁白。几只瘦弱的萤火虫飞上了我的衣褶。
我调理着银色的笙箫,坐对着瑶池的天空,黄昏的韵事显得幽静而绝妙。
这凄清的声音不耐离人倾听,生怕只剩下梦断时再难相接。
不要随意地玩弄那凉声,挑醒窗前的梧桐叶。
仰望明亮的河流,波浪静谧,夜深露重,我的发丝微湿。
袖底的香气回归,指尖的秋意生起,唤醒那惺忪的蝴蝶。
栏杆旁闲着谁来倚靠,只有斜月映出我半身的影子。
等到那时再寻求双成,偷偷谱写羽衣三叠的乐曲。
黄燮清(1748-1825),清代诗人,其作品以清丽脱俗见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他的诗风细腻,常带有淡淡的忧伤,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本诗作于黄昏时分,诗人身处幽静的环境中,思绪万千。在这样的时刻,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对离别与思念的感慨。
《疏影》是一首描绘黄昏时分心境的古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敏感。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如“烟痕似雪”、“瘦萤几点”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黄昏时分,正是思绪纷飞的时刻,诗人通过“料理银簧,坐对瑶天”的描绘,表现了他在此情此景下的孤独感与对往事的追忆。
“凄清不耐离人听,怕剩梦断时难接”,这句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带来的痛楚与无奈。诗人似乎在对话自己,提醒自己不要轻易打扰这份宁静,生怕打破梦境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又转向了自然,仰望明亮的河水,感受夜深露重,展现出一种细腻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的情感流动自如,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孤独、思念与自然美,表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情绪波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对生活的感悟。
“烟痕似雪”中“烟痕”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瘦萤”象征什么?
“明河浪静,夜深正露重”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