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疏影 顺河集夜发

《疏影 顺河集夜发》

时间: 2025-07-31 14:25:31

诗句

春星晕碧。

数漏声点点,催动行色。

剔尽灯花,扶上车帷,碾碎荒原残月。

梦痕已是无凭据,况翠被、五更寒力。

到此时、纵不思乡,也有几分愁绝。

蓦忆添香艳刻,玉人护半臂,何限情切。

渐近红尘,渐远红楼,好事天涯难觅。

祇馀马首金铃响,似亭院、惜花时节。

恨燕莺、不渡江来,断了绮罗消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25:31

原文展示:

春星晕碧。数漏声点点,催动行色。剔尽灯花,扶上车帷,碾碎荒原残月。梦痕已是无凭据,况翠被五更寒力。到此时纵不思乡,也有几分愁绝。蓦忆添香艳刻,玉人护半臂,何限情切。渐近红尘,渐远红楼,好事天涯难觅。祇馀马首金铃响,似亭院惜花时节。恨燕莺不渡江来,断了绮罗消息。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星星在碧空中闪烁,几声滴答的雨声,催促着行人的脚步。灯花已经剔除,车帷被扶起,残月在广袤的荒原上被碾碎。梦中的痕迹已无从追寻,何况是在清晨的寒冷中,青翠的被褥也显得无力。此时虽然不再思念故乡,但心中依旧有几分愁苦。忽然想起那香艳的时光,玉人轻轻护着半臂,情感是如此浓烈。渐渐接近红尘,渐行渐远红楼,好的事情在天涯难以寻觅。只听到马首和金铃的声响,仿佛是在亭院中惜花的时节。可恨的是,燕子和黄莺不再飞渡江水,断绝了绮丽的消息。

注释:

  • 春星晕碧:春天的星星在碧空中闪烁。
  • 数漏声点点:几声滴答的雨声。
  • 剔尽灯花:去掉灯下的花影,暗示夜深。
  • 碾碎荒原残月:形容月光在广袤的荒原上显得微弱。
  • 梦痕:梦中留下的痕迹。
  • 翠被:青翠的被褥,象征清晨的寒冷。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
  • 红楼:可能指的是繁华的地方或理想的境地。
  • 马首金铃:马头和金铃声,暗示旅途的孤独与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红尘”、“红楼”,可能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相关,红尘通常象征世俗生活,红楼则常指美好的理想或梦境。诗中隐含的情感与对乡愁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代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燮清(1669-1736),字子明,号蓉溪,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疏影 顺河集夜发》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星空、月色、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星、雨声、灯花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在夜晚出发的情景中,透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春星的晕碧与残月的碾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和现实的无情。

诗中的“梦痕已是无凭据”,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失落,仿佛过去的美好已无法重现。接着,诗人回忆起与爱人共度的时光,那种情切的强烈感情再次浮现,但现实的无情却让人难以接近。

整首诗在对美好与现实的对比中,流露出浓厚的乡愁和对理想的追求,最终以“恨燕莺不渡江来,断了绮罗消息”作结,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沉重而又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星晕碧:描绘春天夜空星星的清晰与明亮,给人以希望。
  2. 数漏声点点:雨声细微,暗示夜的宁静与思考。
  3. 剔尽灯花:消除灯下的喧闹,象征内心的平静。
  4. 扶上车帷:出发前的准备,带有一种期待与不安。
  5. 碾碎荒原残月:月光的脆弱,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在现实中的消逝。
  6. 梦痕已是无凭据:梦境的美好变得无从追溯,历史的幻影。
  7. 况翠被五更寒力:晨冷之感加重思乡之情。
  8. 到此时纵不思乡,也有几分愁绝:即使不再思念故乡,心中依然感到悲伤。
  9. 蓦忆添香艳刻:忽然想起美好的往昔。
  10. 玉人护半臂,何限情切:美好回忆中的情感浓烈。
  11. 渐近红尘,渐远红楼:对世俗的接近与理想的遥远,形成强烈对比。
  12. 祇馀马首金铃响:孤独的旅途声响,暗示孤独的旅程。
  13. 似亭院惜花时节:感伤如惜花的时节,令人惆怅。
  14. 恨燕莺不渡江来: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渴求。
  15. 断了绮罗消息:美好情感的断绝,令人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星星比作希望,月光比作美好的事物。
  • 拟人:赋予雨声、马铃等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渐近红尘,渐远红楼”,形成韵律的和谐。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星:象征希望与美好。
  2. 灯花:代表夜的宁静与思考。
  3. 残月:象征美好的事物的消逝。
  4. 翠被:清晨的寒冷,暗示思乡之情。
  5. 马铃声:孤独旅途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星”象征什么?

    • a) 希望与美好
    • b) 失落与孤独
    • c) 现实与未来
    • 答案: a
  2. “剔尽灯花”意味着什么?

    • a) 夜深了
    • b) 生活的喧嚣
    • c) 思念故乡
    • 答案: a
  3. 诗人对“红尘”的感受是?

    • a) 渴望
    • b) 逃避
    • c) 近而远
    • 答案: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
  • 温庭筠《更漏子·夜来幽梦》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但更侧重于豪放的情感,而黄燮清则更显细腻与忧伤。
  • 温庭筠的《更漏子》:同样体现了对离别的感伤,但其风格较为婉约,情感表现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集》
  2. 《古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斗婵娟/霜叶飞 春感 台城路(抵吴,书寄旧友) 甘州(寄李筠房) 渔家傲·门掩新阴孤馆静 绮罗香(红叶) 如梦令(处梅列芍药于几上酌余,不觉醉酒,陶然有感)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风入松(为山村赋) 南楼令(送黄一峰游灵隐) 真珠帘·云深别有深庭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冲水 車字旁的字 浑沦吞枣 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约定俗成 国计民生 升堂拜母 包含赈的词语有哪些 朝气勃勃 麻字旁的字 山岑 两鬓斑白 珠开头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啭喉 衣衫蓝缕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