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47:32
九成宫
作者:杜甫 〔唐代〕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回,岌嶪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
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
纷披长松倒,揭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
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
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
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
这首诗描绘了九成宫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沧桑。苍山绵延百里,崖壁陡峭如杵臼。曾经的宫殿在风中回荡,岌岌可危如土囊口。神灵支撑着栋梁,窗户被凿开,阳光下有灵芝,阴影中有牛斗星。长松树披散倒伏,怪石奔走。哀猿一声啼叫,让游客不禁泪流满面。隋朝的皇帝荒唐,建造的宫殿如今已是衰败。如果国家没有灭亡,唐朝又何必如此庞大?即使没有新的修缮,尚且留有官员守护。巡游并不遥远,只有雕墙后的痕迹。我行走在这个危急的时代,仰望天空长叹。天王守护着太白星,驻马不由自主地搔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厚的社会关怀、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而著称,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九成宫》创作于杜甫穷困潦倒的晚年,诗中表现了他对历史沧桑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隋朝兴亡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哀叹。
《九成宫》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时空感的诗,展现了杜甫对荆棘丛生、历史沧桑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开篇,描绘了九成宫的壮丽景色,崖壁的陡峭和山脉的绵延,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接着,诗人回忆起曾经的辉煌,曾宫在风中回荡,隐喻着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等意象,表现了建筑的壮丽与人类的智慧。而“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则将自然与宇宙的和谐关系融入其中。接下来的“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更是引发了对人间悲欢的感慨,哀猿的啼叫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的最后部分直面历史,杜甫以“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表达了对隋朝统治的批判,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人也对唐朝的盛衰感到惋惜,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历史的长叹。
总的来说,《九成宫》不仅是对一处历史遗址的描写,更是杜甫对历史、国家和人类命运的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九成宫》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深思。诗中既有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也有对人类历史的沉重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的历史意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苍山入百里”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观?
“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隋家帝”指的是哪一朝代的皇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