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1:38
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
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
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
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
白天的时间不多了,传来的呼声略显轻淡,春天的旗帜在阵列中齐整地飘扬。退朝后,花瓣在阳光下纷纷飘散,归到院子里的时候,柳树旁却迷了路。楼上的雪已经融化,城市因此变得潮湿,宫殿上的云彩低垂,似乎在离去。为了躲避他人,我在焚烧上书的草稿,骑马时却想找个地方休息,像鸡一样栖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个人生活艰难,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的诗作。
创作背景: 《晚出左掖》写于杜甫晚年,社会动荡,国家多事,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交织,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代的悲悯。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首联“昼刻传呼浅,春旗簇仗齐”通过对时间的强调,渲染出一种急促的氛围,春天的到来让人感受到生机,但同时也暗示了外在的纷繁与内心的孤寂。次联“退朝花底散,归院柳边迷”则描绘了诗人从朝廷归来,路过花丛和柳树,既有春日的美好,又有归家时的迷茫,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后两联“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城市的潮湿与宫殿的低沉,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最后一句“避人焚谏草,骑马欲鸡栖”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直接反映,焚烧谏言草稿显示出他对时局的失望,骑马想要栖息的意象更是体现了他渴望安宁却不得的心情。
整首诗在描绘春天美景的同时,深刻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的忧虑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出杜甫作为“诗圣”的深刻现实主义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动荡与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春天生机的渴望,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反映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责任感与社会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旗”指的是什么?
“避人焚谏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用到的比喻主要是在描述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常常探讨不同的主题,杜甫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杜甫的《晚出左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沉重与深思,后者则显得洒脱与自由。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