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时间: 2025-05-06 18:52:51

诗句

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2:51

原文展示:

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
杜甫

华轩蔼蔼他年到,
绵竹亭亭出县高。
江上舍前无此物,
幸分苍翠拂波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华丽的楼阁在未来的某年将会到达,绵竹的亭子高高耸立在县城之上。江边的居所前面没有这样的景物,幸好有苍翠的绿意在波涛上轻轻拂动。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轩:华丽的楼阁,这里指代美好的未来。
  • 绵竹:这里特指“绵竹”,即今四川绵竹,盛产竹子,形容亭子高耸。
  • 亭亭:形容高耸的样子。
  • 分苍翠:分开翠绿的景象,形容自然的美丽。
  • 拂波涛:轻轻拂动波涛,形容自然景色的动感。

典故解析:

  • 绵竹:古代名胜,因其竹林而著名,常被诗人歌颂。
  • 江上舍前:指居所临江而建,强调环境的优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被誉为“诗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表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绵竹的自然风光,并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开头的“华轩蔼蔼”,不仅描绘了未来的美好景象,也传达出一种期待和希望。接下来的“绵竹亭亭出县高”,则更具体地表现了绵竹的高耸和壮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整首诗通过江边居所的对比,强调了自然景色的独特与优美,诗人因而感到欣慰。最后一句“幸分苍翠拂波涛”,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华轩蔼蔼他年到:诗人设想未来的某一年,华丽的楼阁将会到达,表现出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 绵竹亭亭出县高:描绘绵竹的亭子高耸入云,显示出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江上舍前无此物:在江边的居所前并没有如此美丽的景物,反映出诗人对环境的珍惜和向往。
  • 幸分苍翠拂波涛:感叹能够分享这片苍翠的美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动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华轩”与未来的美好生活相联系。
  • 对仗:如“华轩蔼蔼”和“绵竹亭亭”,形成音韵的美感。
  • 拟人:自然景物如“苍翠”似乎也有生命,给予读者一种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未来生活的希望,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轩:象征未来的美好与希望。
  • 绵竹: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生命力。
  • 苍翠:象征生机与美好。
  • 波涛:寓意生命的起伏与变化,蕴含自然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轩”主要象征什么?
    A. 诗人的住所
    B. 未来的美好生活
    C. 自然景色
    D. 竹林

  2. “绵竹亭亭出县高”中“亭亭”一词最能表达什么?
    A. 低矮
    B. 高耸
    C. 破碎
    D. 幽静

  3. 诗人对江边的居所的感受是怎样的?
    A. 失望
    B. 满意
    C. 无所谓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杜甫的《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写自然景观,但杜甫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色与豪情壮志。两者在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追慕二首 野人饷菊有感 甲辰八月辞故里 \ 将入武林 春情四首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春怀 贺杨东山休致 过方孚若寺丞故庐 归寓舍 多景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简法 一口不能著两匙 聿字旁的字 伯开头的成语 争天抗俗 涨啮城郭 包字头的字 非字旁的字 三币 辰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门禁森严 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偷安苟且 导语 湍波 积德累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