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7:45
惜花
作者: 苏轼
吉祥寺中锦千堆,钱塘花最盛处。
前年赏花真盛哉,道人劝我清明来。
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
沙河塘上插花回,醉倒不觉吴儿哈。
岂知如今双鬓摧,城西古寺没蒿莱。
有僧闭门手自栽,千枝万叶巧剪裁。
就中一丛何所似,马瑙盘盛金缕杯。
而我食菜方清斋,对花不饮花应猜。
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
钱塘吉祥寺花为第一。
壬子清明赏会最盛,金盘彩篮以献于座者五十三人,
夜归沙河塘上,观者如山,尔后无复继也。
今年,诸家园圃花亦极盛,而龙兴僧房一丛尤奇,
但衰病牢落,自无以发兴耳。
昨日雨雹,知此花之存者有几,可为太息也。
在吉祥寺中,花朵如锦缎般堆积,钱塘的花最为繁盛。
前年去赏花时,实在是热闹非凡,道士劝我清明时再来。
敲打着腰鼓,响声如同春雷,打得凉州的花也随之绽放。
在沙河塘边插花回,醉得不知吴儿的呼喊。
哪里知道如今两鬓已斑白,城西古寺已满是蒿草。
有个僧人闭门在家自己栽花,千枝万叶都被他巧妙修剪。
其中一丛花像什么?就像马瑙盘中盛着金缕杯。
而我正在吃素菜,心中对花不饮,花也会猜想我。
昨夜的雨雹像李梅一样,红花残败,绿叶暗淡,真让人感到可惜。
钱塘的吉祥寺花是第一。
壬子年清明的赏花会最为盛大,金盘和彩篮献给现场的五十三位贵宾,
夜晚返回沙河塘,观赏的人如山般聚集,此后再没有如此盛景了。
今年,各家园圃的花也极为繁盛,但龙兴僧房的一丛尤为奇特,
可惜花衰病重,实在没有兴致去欣赏。
昨日的雨雹,让我知道这些花还能存活多少,真让人感到惋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具有深厚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惜花》作于清明时节,诗人借赏花之际,回忆往昔的盛况,表达对花的喜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诗中通过对比,展现了花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折射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惜花》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的诗作,苏轼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描绘了吉祥寺中花的盛况,令人心旷神怡。但随着回忆的深入,诗人逐渐感受到衰老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首诗中,苏轼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花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他通过对“腰鼓百面如春雷”的描写,展现了赏花时的热闹场景;而“岂知如今双鬓摧”则揭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现状的感伤,表现出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此外,诗中的细节描写,如“马瑙盘盛金缕杯”,不仅展示了艺术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最后,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花的珍惜,形成了深邃的情感基调,令人回味无穷。
《惜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反映了自然的美丽与人类生命的脆弱以及时光的流逝。诗人在花前沉思,既有对花的欣赏,又有对自身衰老的惋惜,展现出深沉的哲学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吉祥寺”是在什么地方?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腰鼓百面如__”。
判断题: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花的喜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