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1:55
原文展示:
送融州任巽户曹 王禹偁 〔宋代〕
御前曾取好科名,一掾如何万里行。 身落蛮夷人共惜,罪因文学自为荣。 吏供版籍多鱼税,民种山田见象耕。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
白话文翻译:
在皇帝面前曾获得过优秀的科举名次,如今却要远赴万里之外的融州担任户曹。 身陷边远蛮荒之地,人们都为之惋惜,但因文学成就而自感荣耀。 地方官吏提供的户籍资料中,多有关于鱼税的记载,百姓在山田中耕作,仿佛看到大象在耕田。 你看那些咸通年间的十司户,最终都成为了公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此诗是他在宋代担任官职时,为送别友人任巽前往融州(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担任户曹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至边远地区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文学成就的赞赏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任巽被贬至融州的描述,展现了士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边远地区的艰苦生活。诗中“身落蛮夷人共惜”一句,既表达了人们对任巽遭遇的同情,也体现了任巽因文学成就而自感荣耀的心态。后两句通过对地方官吏和百姓生活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对边远地区生活的认识。最后一句“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未来仕途的乐观预期,认为即使被贬至边远地区,最终仍有可能成为高级官员。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王禹偁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友人任巽被贬至边远地区的同情和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赏,同时展现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通过对边远地区生活的描写,加深了对士人在政治斗争中遭遇的认识,同时也传递了即使身处困境,仍应保持乐观和自信的积极信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王禹偁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身落蛮夷人共惜”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惋惜 C. 愤怒 D. 无奈
“君看咸通十司户,投荒终久是公卿”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被贬至边远地区的人最终都会成为公卿。 B. 咸通年间的十位司户都是公卿。 C. 被贬至边远地区的人最终都会死亡。 D. 咸通年间的十位司户都被贬至边远地区。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