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32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思念和孤独的感受。开头便提到来去无踪,夜晚钟声敲响,似乎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梦中因远方的别离而感到难以呼喊,信件被催促,墨水未曾干透。蜡烛的光照射着金翡翠,麝香的气味轻轻飘散在绣花的芙蓉上。提到刘郎对遥远蓬山的恨意,更是隔着万重山河。接下来的描写中,春风细雨中传来雷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金蟾与玉虎的意象,象征着吉祥与美好的愿望。然后诗中提及贾氏和宓妃,暗示着凄美的爱情故事。最后,表达了春心难以与花争妍,思念如灰烬般细腻而深沉,夜晚的楼阁中显得怯懦,离别后的心情如同燕子般惆怅。
李商隐(812年-858年),唐朝著名诗人,以其风格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与杜牧共称“小李杜”。其诗常常蕴含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意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商隐生活在唐朝中期,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尤其是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爱情的复杂性和思念的苦楚。首诗以空灵的意象开篇,月光、钟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中,梦境与现实交织,表现了因离别而产生的不可逆转的情感。诗中反复出现的“蓬山”意象,象征着遥远的爱情与理想,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第二首中的“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句,强调了爱情的无奈与脆弱,尽管春天万物复苏,自己的心情却无法与之共鸣,反而更显得孤独。这种情感在后续的诗句中不断深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人事交融,李商隐在这组诗中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思念,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苦涩并存,令人不禁为之动容。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离别后的思念与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爱情的复杂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李商隐的《无题四首》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谊
b) 离别与思念
c) 乡愁
答案: b) 离别与思念
诗中提到的“春心莫共花争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爱情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b) 对爱情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蓬山”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家
b) 人生的理想与追求
c) 亲情的思念
答案: b) 人生的理想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