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9:06
作者: 孟浩然 〔唐代〕
类型: 五言古诗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中宵一作终)
山间的光辉忽然向西消落,池塘里的月亮渐渐升起在东边。
我披散着头发,享受着傍晚的凉风,打开窗户,悠闲地躺在里面。
荷花的风送来阵阵香气,竹子的露水滴落发出清脆的声音。
我想拿起琴来弹奏,却恨没有知音来欣赏我的曲子。
感受到这一切,我思念起故人,在午夜中辗转难眠。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溪,唐代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代表了唐代山水诗的高度。他的诗歌常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风格清新自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创作于孟浩然与友人辛弃疾相识之后,他在南亭的闲适环境中,因心中思念故人而写下此诗。此时正值夏季,诗人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惆怅。
《夏日南亭怀辛大》展示了孟浩然潇洒的个性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通过描绘夕阳、月亮、荷花、竹林等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氛围。诗人在闲适的环境中,感受到周围的美好,却又因缺少知音而感到孤独。尤其是“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一联,深刻表达了诗人的渴望与失落,令人感同身受。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美好景色中感受到的孤独。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山光忽西落”中的“光”指的是什么?
诗中“恨无知音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王维《鸟鸣涧》: 王维的诗同样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友人的思念。两者都在描绘自然的同时,抒发了对人情的思考与感悟。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