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9:12
同苗员外宿荐福寺僧舍
作者: 李端 〔唐代〕
潘安秋兴动,凉夜宿僧房。
倚杖云离月,垂帘竹有霜。
回风生远径,落叶飒长廊。
一与交亲会,空贻别后伤。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诗人和好友苗员外在寺庙的僧舍中过夜。夜深人静,诗人倚着拐杖,望着远方的月亮,感受到一丝清凉。竹帘垂落,霜雪覆盖着竹子,显得格外宁静。微风拂过,吹拂着远处的小路,落叶在长廊中飘落,发出沙沙的声响。诗人回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内心却充满了对离别的伤感。
李端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于贞观年间,活动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写秋天的景象。
这首诗写于诗人秋日与友人同宿寺庙时,正值凉爽的季节,夜晚的清静使人感到悠闲,同时也勾起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所描绘的寺庙环境和秋日的意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珍惜。
李端的《同苗员外宿荐福寺僧舍》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清雅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离别后的惆怅。诗的开篇以“潘安秋兴动”引入,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后文的情感基调埋下了伏笔。紧接着,诗人描绘了凉夜宿僧房的情境,倚杖而立,似乎在沉浸于思考,月光与竹影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中“回风生远径,落叶飒长廊”两句,描绘了秋夜的微风和落叶,意象清晰,音韵和谐,仿佛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与孤寂。最后一句“一与交亲会,空贻别后伤”则是情感的高潮,抒发了与友人相聚的快乐与离别的苦涩,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珍贵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具有浓厚秋意与情感厚度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选择题:潘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夏季的热情
B. 秋季的思考
C. 冬季的寒冷
D. 春季的生机
填空题:诗中提到“倚杖云离月”,表达了诗人对__的思考。
判断题: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对友谊的珍惜与对离别的伤感。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