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4:40
送少微上人入蜀
削发本求道,何方不是归。
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
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
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
剃发本是为了追求道理,哪里又不是归属之地呢?松风吹拂,法座已经搭好,江上的明月洗净了禅衣。飞阁上蝉鸣声早已响起,天空中过客稀少。戴颙常常握笔,已经不知不觉间这身躯已不是自己的。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追求道理的人的敬意和祝福。开篇的“削发本求道”,直接点明主题,剃发不仅是出家,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接下来的“松风开法席,江月濯禅衣”,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环境,体现了修行者内心的平和。之后的“飞阁蝉鸣早,漫天客过稀”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时光流逝与世事稀疏,同时也暗示出修行之路的孤独与清净。末尾“戴颙常执笔,不觉此身非”,通过提及书法大家戴颙,表达了作者对学识与修行的追求,暗示人们在追求道理的过程中,可能会忘却自身的身份与世俗的纷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追求道理者的祝福,强调了修行与学问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修行的孤独与坚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李端的《送少微上人入蜀》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涉及送别的主题,但李端更侧重于修行与追求道理,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情感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