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1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15:54
赠史开封
作者: 杨巨源 〔唐代〕
天低荒草誓师坛,
邓艾心知战地宽。
鼓角迥临霜野曙,
旌旗高对雪峰寒。
五营向水红尘起,
一剑当风白日看。
曾从伏波征绝域,
碛西蕃部怯金鞍。
这首诗描绘了战士在严酷环境中壮志凌云的情景。诗人描写了天际低垂,荒草丛生的誓师坛,战士邓艾在此心中明白战场的宽广。鼓声和号角在霜冷的野外清晰可闻,旌旗高高飘扬在寒冷的雪峰之上。五个军营向水边的尘土腾起,剑在风中直指白日。曾经随伏波将军征战到遥远的边境,面对西部的敌人感到畏惧,金鞍之下,重重的压力令人沉重。
作者介绍:杨巨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发豪情壮志、描绘边塞风光为主,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历史背景下,面对边疆战争的情形而作,表达了对将士的敬仰和战斗的渴望。
杨巨源的《赠史开封》是一首充满豪情和悲壮气息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严寒的环境和战斗的氛围,展现了将士们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开篇以“天低荒草誓师坛”引入,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通过邓艾的心境展现了战地的宽广与不易,既表现了他对战斗的理解,也暗含对未来的期待。
随后,诗人以“鼓角迥临霜野曙”描绘了战斗前的紧张气氛,鼓声和号角声在寒冷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而“旌旗高对雪峰寒”则将这一场景进一步升华,旌旗在寒风中飘扬,象征着勇气与希望,令人感受到战士们的坚定意志。
整首诗通过“曾从伏波征绝域”这一句,回顾历史,唤起对过往战斗的回忆,展现出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持的精神,最后以“怯金鞍”总结,表达了即使面对敌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依然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战士们在严酷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既有对战斗的渴望,也有对历史的回顾,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豪情壮志。
诗词测试: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杨巨源
c) 杜甫
“天低荒草誓师坛”中“誓师坛”指的是?
a) 战斗场所
b) 宣誓地点
c) 训练场
诗中提到的“邓艾”是?
a) 将领
b) 文人
c) 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