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8:22
原文展示:
元夕无月 丘逢甲 〔清代〕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整个城市灯火辉煌,春烟缭绕,但宝月却被海天隔断,看不见。 看到六鳌仙流泪,神山已经沉没三年了! 这三年的元宵夜,月亮都没有光亮,真正的明月应该还在故乡。 想要穿越海天去寻找月亮,五更时分,我在梦中飞渡过鲲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逢甲(1864-1912),字仙根,号蛰庵,晚清诗人,台湾人。他的诗作多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诗人因思念故乡而感到月亮无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元宵节无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满城灯市荡春烟”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但“宝月沉沉隔海天”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寂和远离故乡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六鳌仙有泪”和“神山沦没已三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最后两句“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则展现了诗人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通过元宵节无月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心中的孤寂和远离故乡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宝月沉沉隔海天”中的“宝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亮 B. 珍贵的宝石 C. 宝藏 D. 宝剑
诗中“六鳌仙有泪”中的“六鳌仙”出自哪个神话? A. 古代神话 B. 现代神话 C. 西方神话 D. 东方神话
诗中“神山沦没已三年”中的“神山”指的是什么? A. 仙山 B. 神庙 C. 神像 D. 神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