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牛应制

《咏牛应制》

时间: 2025-08-05 12:10:42

诗句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

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2:10:42

原文展示:

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它的速度快如逸足,与名马相媲美;它的毛色奇特,仿佛是麒麟的化身。诗人想要探寻这匹马留下的足迹有多远,却发现它的身影已经如同云影一般,进入了天津(指天空)。

注释:

  • 逸足:指跑得极快的马。
  • 骥:古代指良马。
  • 奇毛:指马的毛色奇特。
  • 偶麟:比喻马的非凡,如同麒麟。
  • 花迹:指马奔跑时留下的足迹。
  • 云影:比喻马的身影迅速消失。
  • 天津:指天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圉师,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许圉师在观赏一匹非凡的骏马时所作,通过描绘马的非凡特质,表达了对卓越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骏马的非凡气质。首句“逸足还同骥”,以“逸足”形容马的速度,与“骥”相提并论,显示了马的卓越。次句“奇毛自偶麟”,用“奇毛”形容马的毛色,与“麟”相比,赋予了马神秘和高贵的象征。后两句“欲知花迹远,云影入天津”,则通过“花迹”和“云影”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马奔跑的迅捷和身影的飘渺,最终“入天津”则象征了马的超凡脱俗,仿佛升入了天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卓越事物的无限向往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逸足还同骥”:这句诗通过“逸足”和“骥”的对比,强调了马的速度和品质。
  • “奇毛自偶麟”:这句诗用“奇毛”和“麟”的比喻,赋予了马非凡的特质和神秘的象征。
  • “欲知花迹远”:这句诗通过“花迹”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马奔跑时留下的足迹。
  • “云影入天津”:这句诗用“云影”和“天津”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马身影的飘渺和超凡脱俗。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次使用比喻,如“逸足还同骥”、“奇毛自偶麟”、“云影入天津”。
  • 拟人:通过“花迹”和“云影”的比喻,赋予了马以人的特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卓越事物的赞美和向往,通过描绘一匹非凡的骏马,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逸足、骥、奇毛、麟、花迹、云影、天津。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建了一幅骏马奔腾的画面,通过速度、毛色、足迹和身影的描绘,展现了马的非凡气质和超凡脱俗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逸足”指的是什么? A. 跑得极快的马 B. 奇特的毛色 C. 马的足迹 D. 马的身影

  2. 诗中的“天津”指的是什么? A. 地名 B. 天空 C. 河流 D. 城市

  3. 诗中通过什么比喻来描绘马的身影? A. 花迹 B. 云影 C. 奇毛 D. 逸足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房兵曹胡马》,同样以马为题材,展现了马的雄壮和诗人的豪情。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相比,许圉师的《咏牛应制》更注重马的非凡特质和超凡脱俗的象征,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强调马的雄壮和诗人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钓翁(一作郑谷诗) 秋蝶二首 夏日宿灵岩寺宗公院 江帆 野花 水帘 芳草 仆射陂晚望 叹别 温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媒正礼 攘开头的成语 彐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耍两面派 未冠 里字旁的字 感激流涕 聿字旁的字 外洋 梨云梦 涕泪交下 面字旁的字 惶惶 引进 结驷列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