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0:58
原文展示:
游豫停仙跸,登临对晚晴。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
白话文翻译:
皇帝游赏的队伍停下,我登上高处欣赏晚霞。河中的野鸭与倒影相连,山岩上的鸟儿回应着虚幻的声音。野外风吹奏成曲,山中居住的云彩像系着缨带。今天在这山丘沟壑之上,心情愉悦如同身处小蓬莱仙境。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崇(650-721),唐代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以清廉著称。他的诗歌多反映政治生涯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崇在洛阳城侍宴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洛阳城侍宴时,登上高处欣赏晚霞的情景。诗中,“川凫连倒影,岩鸟应虚声”一句,通过对野鸭和山鸟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而“野奏风成曲,山居云作缨”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和音乐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两句“今朝丘壑上,高兴小蓬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川凫连倒影”中的“川凫”指的是什么? A. 河中的野鸭 B. 山中的鸟 C. 河中的鱼 D. 山中的兽
诗中“野奏风成曲”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一句“高兴小蓬瀛”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自然的欣赏 C. 对仙境的向往 D. 对政治的忧虑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