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3:06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修。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各有惜别怀,共此一日留。
意合岂待约,酒尽不更求。
阙词固未可,忍手亦何犹。
坐有黄冠师,未解逍遥游。
兴来我与共,醉罢君当休。
僧房火可亲,此乐行且谋。
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这次分别并不算远,两座都城分别在东西两边。
亲情虽然有隔阂,江湖却成了我们相聚的阻碍。
脱离尘世的喧嚣,穿过浓密的翠林,缓缓前行,寻找那份幽静。
我们彼此都有惜别之情,共同在这一日留下美好的回忆。
心意相通何必约定,酒尽之后也不再追求。
即使美好的诗句尚未成型,忍手而止又何妨。
坐在这里有黄冠道士,但他并不懂得逍遥游的乐趣。
兴致来了我与你共饮,醉后便该休息了。
僧房的火焰使人倍感亲切,这样的乐趣应当想一想怎样安排。
万事纷扰不已,心中高远的志向却如同一丘之地。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孟坚,号德甫,宋代诗人,文学家。他是一个关注现实与人情的诗人,在诗歌中常流露出对人生、友谊和社会的思考。
此诗写于送别友人曾元中的场合,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惆怅。时值宋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对友情的珍视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陈师道的《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分别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展现了浓厚的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的开头通过“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引出离别的主题,强调尽管分别,但情感依然紧密,距离并不是真正的障碍。接着,通过描绘“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和生活的种种阻碍,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敏感与深刻的思考。
在“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中,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宁静,表明了他对于尘世喧嚣的厌倦与对心灵归宿的追求。随后,诗人通过“意合岂待约,酒尽不更求”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理解和珍视,认为真挚的友谊不需要形式上的约定和仪式。
整首诗在语言上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对自然的描绘与人情的交融,传递出一种超脱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歌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生活的哲理。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朋友的深情厚谊。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离别与友情
C. 自然风光
D. 家庭关系
诗中提到的“黄冠师”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道士
C. 学者
D. 僧侣
诗中“意合岂待约”表达了什么?
A. 友谊需要约定
B. 真挚的感情无需约定
C. 友情容易破裂
D. 离别是痛苦的
以上内容为《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的详细分析和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