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7:04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鶺鴒有旧曲,调苦不成歌。
自叹兄弟少,常嗟离别多。
尔寻北京路,予卧南山阿。
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
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
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
蓝田山庄的夜晚,我独自一人宿营。
黄鹂鸟虽有旧曲,但唱得如此苦涩,无法成歌。
我自叹兄弟少,常常感叹离别之多。
你在寻找通往北京的路,而我则在南山的小屋中安卧。
泉水在傍晚时更显幽咽,秋天的云彩依然巍峨高耸。
药栏边我听见蝉声啼鸣,书幌下看到鸟儿飞过。
愁苦降临,愿意安然入睡,但如何能如同乡梦一般?
宋之问,字子京,号平原,唐代诗人,出生于河南,曾任翰林院编修,作品以古诗见长,风格清新。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该诗创作于诗人独宿蓝田山庄时,表达了他在离别后的孤独心情,以及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开始的“鶺鴒有旧曲,调苦不成歌”直接点出诗人内心的苦闷,黄鹂的歌声虽是旧曲,却无法带来快乐,反而引发更多的思绪。接着诗人自叹兄弟少,常常感叹离别之多,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无奈。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以“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来表现宁静的山庄夜晚,泉水的声音在傍晚显得更为幽静,给人一种孤独的氛围,而高耸的云彩则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或希望。接下来的“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中的细腻之处,蝉声与飞鸟相映成趣,寄托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最后一句“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愁苦的无奈与逃避,但又无法真正逃避的心态,引发读者的深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景色优美,体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传达了对离别、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什么?
“尔寻北京路,予卧南山阿”这句中的“尔”指的是谁?
诗中表现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