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5:56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
作者:李颀 〔唐代〕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在禅房里,香烛的余烟袅袅升起,轻柔的纱帐笼罩着青色的烟雾。长长的绳子挂在青竹上,红色的莲花在百尺高的地方垂下。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玲珑的双塔矗立在前。含蓄的光芒等待着明亮的展开,这一别岂是徒然无益的呢?
李颀,字太白,号少白,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曾任职于朝廷。李颀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感。
《送綦毋三寺中赋得纱灯》写于李颀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这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禅室环境,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开头两句“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禅意世界,香火缭绕,轻纱如烟,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青竹与红莲的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眼中的美好与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描绘了夜晚的星空与寺庙的塔影,璀璨的星光与玲珑的塔影交相辉映,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与惆怅。最后一句“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则点明了诗的主题,表达了即使分别,但友谊依然存在,期待未来的重聚。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李颀高超的艺术手法,还传达了深厚的人情味,使人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忧伤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描绘优美的禅室和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与对未来的希望,传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选择题:此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友谊的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D. 禅意的深远
填空题:诗中“百尺垂红莲”中的“百尺”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玲珑双塔”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感情。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