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1:17
原文展示:
迟日和风汎绿蘋,飞花落絮罥红巾。
此间帘影空于水,何处琴丝细若尘。
池上管弦三月饮,坐中裙屐六朝人。
独怜长板桥头客,白发淮南又暮春。
白话文翻译:
春日迟迟,和风拂面,绿蘋在水面上荡漾;
飞舞的花瓣与飘落的柳絮,如红巾般轻柔缠绕。
这里的帘影在水中恍惚,
哪里又能听到琴声,如细微的尘埃一般。
池边的乐声在三月中响起,
坐在这儿的女子,穿着裙子和木屐,犹如六朝的风雅人。
我独自怜惜那长板桥头的客人,
他白发苍苍,正值淮南的又一个暮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约1700),字子华,号剑舟,晚号竹垞,江苏常熟人。清代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语言清新,意境幽雅,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季的一个饮酒聚会,描绘了春日美景和人们的欢聚,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老友的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日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怀。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柔和与美丽,绿蘋和飞花落絮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诗人通过“此间帘影空于水”描绘了水面上帘影的模糊,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虚幻。
在酒宴的描写中,诗人引入了古代文人的雅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文化的传承。而最后一句则转向对长板桥头白发客人的关切,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深厚,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人生和友谊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描写,展现了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人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迟日和风”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飞花落絮罥红巾”中的“红巾”指的是:
A. 红色的围巾
B. 飘落的花瓣
C. 柳絮
D. 酒席上的装饰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白发淮南”指的是:
A. 春天的结束
B. 朋友的长久
C. 老年人的无奈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维崧的作品更注重春天的自然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对酒的畅快,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