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34
过广陵福缘庵瞻礼德公遗像
作者: 陈维崧
步屟间经占上方,岧峣金刹映寒塘。
青枫历历人千里,白月濛濛雁几行。
千古玉钩隋帝墓,一枝斑竹赞公房。
寺前正有关门水,尽日潺湲到影堂。
在步道上走过高高的庙宇,巍峨的金色寺庙映照在寒冷的塘水之上。
青色的枫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述说着千里之外的人生故事;
白色的月光朦胧,几行大雁在空中飞过。
古老的玉钩为隋朝帝王的墓所铭刻,
一枝斑竹在赞美公房的德行。
寺前正好有条小河流过,
整日潺潺流水声传到影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5年-约1700年),字寿卿,号云江,江苏常熟人,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散文,作品多受前人影响,文风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陈维崧在游览广陵时,瞻仰了德公的遗像,心生感慨,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高尚品德的敬仰。
《过广陵福缘庵瞻礼德公遗像》是一首表现诗人对历史与德行的思索之作。开篇通过“步屟间经占上方”,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寺庙环境,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金色的寺庙映照在寒塘之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庄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青枫历历人千里,白月濛濛雁几行”描绘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的和谐,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诗中提到的“千古玉钩隋帝墓”,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隐喻了名声与功业的流逝,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最后一句“寺前正有关门水,尽日潺湲到影堂”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交错,水流的潺潺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也让人对德公的品德产生深刻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时光交错与历史沉淀的美感,展示了诗人对伟大人格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德行的推崇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传达了历史与人格的永恒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塘”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湖水
B. 寒冷的池塘
C. 明亮的河流
D. 热闹的海洋
“千古玉钩”暗示了什么?
A. 财富的象征
B. 名声与功业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亲情的珍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思乡之情,但陈维崧的诗更侧重于历史与德行的思索,而李白的诗则更具个人情感的抒发。
推荐书目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示了历史与人文的交融,使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感受到文化的深厚与历史的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