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11:43
市箫声咽迹崎岖,雪耻酬恩此丈夫。
霸主两亡时亦异,不知魂魄更无归。
市井中的箫声低沉,路途艰辛曲折,
为了报仇雪耻,报答恩情,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即使是霸主的覆亡,时局也各有不同,
不知死去的灵魂究竟何处归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833年-91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季常,号青原,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以五言古诗见长,作品多描绘个人遭遇与社会的动荡,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青山庙》创作于唐代末期,时局动荡,战乱频繁,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体现了士人的忠义与理想。
罗隐的《青山庙》通过市井的箫声与艰难的跋涉,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雪耻”和“酬恩”,表明了作者对忠义精神的推崇,强调了报仇与感恩的重要性,表达出士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注。接着提到“霸主两亡”,揭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霸主的覆亡往往伴随着历史的悲剧,而个人的灵魂在历史洪流中又显得无处归属。这一切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思考与无奈。
全诗结构紧凑,情感深沉,蕴含着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忠义、历史与生命的归宿展开,表达了对传统士人精神的推崇和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虽然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豪情壮志,而罗隐则更加强调忠义与历史的沉重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