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20
长社窦明府宅夜送王屋道士常究子
作者: 李益 〔唐代〕
旦随三鸟去,羽节凌霞光。
暮与双凫宿,云车下紫阳。
天坛临月近,洞水出山长。
海峤年年别,丘陵徒自伤。
清晨,跟随三只鸟儿飞走,羽毛闪烁着霞光;
黄昏时,与双双的野鸭同宿,云车在紫阳下驶过。
天坛在月光下显得近在咫尺,洞水从山中奔流而出。
海峤年年离别,丘陵却只能徒自感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益,字义山,号白石,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之美。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益在长社的窦明府宅,夜晚送别王屋道士常究子。诗中流露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惆怅。
此诗通过描写清晨和黄昏的自然景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以三鸟和双凫的形象开篇,象征着自由和归属。随后,诗中描绘了天坛与洞水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最后,海峤与丘陵的对比,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意象丰富,尤其是“云车下紫阳”这一句,形象生动,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幅美丽的画卷中。同时,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朋友的离别与思念,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旦随三鸟去”中的“三鸟”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理想与自由
C. 离别
“海峤年年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伤感
C. 无所谓
诗中“云车下紫阳”的意象主要表现了?
A. 远方的美好
B. 生活的无常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而李益的作品则更多表现了对离别与思念的细腻情感。两首诗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