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1:47
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
作者:李益
凤翔属明代,羽翼文葳蕤。
昆仑进琪树,飞舞下瑶池。
振仪自西眷,东夏复分釐。
国典唯平法,伊人方在斯。
荒宁桁杨肃,芳辉兰玉滋。
明质鹜高景,飘飖服缨绥。
天寒清洛苑,秋夕白云司。
况复空岩侧,苍苍幽桂期。
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
浩思凭尊酒,氛氲独含辞。
在凤翔的明媚秋日里,我寄情于溪水之间,想念在大理的齐司直。
昆仑山上,宝树璀璨,飞舞的仙子从瑶池降临。
仪仗的神灵自西方而来,东夏的阳光又重新分开。
国家的法典只在于公正,心中所念的人正身处此地。
荒凉的宁桁下杨树显得肃穆,芬芳的兰花与玉石交相辉映。
明亮的品质与宏伟的景色,轻盈的衣裳随风飘荡。
天寒时节,清冷的洛苑中,秋夕的白云轻轻漂浮。
更何况在空寂的山岩旁,幽深的桂树也在期待相聚。
岁月寒冷,坐在飘飞的霰雪中,山川依然让我感到离别。
浩大的思绪依靠着美酒,氛围中独自含泪吟辞。
作者介绍:李益,唐代诗人,字世璋,号青山,生于盛唐时期,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人生和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齐司直分司于洛下,李益因思念朋友而作。诗中描绘了秋晚溪边的景色,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李益的《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是一首具有浓厚情感的诗作,通过精致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秋晚的清冷与思念的深刻。诗中多处提及自然元素,如昆仑、瑶池、桂树等,既表现了秋季的气息,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期盼。尤其是“岁寒坐流霰,山川犹别离”,展现了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面对自然景象的感慨与思考,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此外,诗中描绘的“芳辉兰玉滋”与“明质鹜高景”,不仅传达了自然的美丽,也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李益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哲理与感伤,体现了他对生活深刻的思考和对于友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深情的情感基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昆仑”象征什么?
“岁寒坐流霰”中的“流霰”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答案:1.A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