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时间: 2025-05-01 02:03:40

诗句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40

原文展示: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白话文翻译:

在明镜出匣的那一刻,它的光辉明亮如同云间的明月。
自从与青春的美好告别,镜中的光辉反照着我已斑白的头发。
那位曾经自我珍爱的美人,如今仍旧将腰间的带子系在手中。
我希望以三五年的约定,渡过无瑕疵的时光。

注释:

  • 明镜:指光亮的镜子,象征自我反省和青春的美好。
  • :指盛放镜子的匣子。
  • 云间月:形容镜子明亮的光辉如同月亮在云间闪烁。
  • 青春鉴:指青春的映照,象征年轻时的美好记忆。
  • 回光:反射的光辉,隐喻对过往青春的怀念。
  • 华发:指白发,象征衰老。
  • 鞶带:指腰带,象征美人的妆饰和身份。
  • 三五期:指约定的时间,通常指三年或五年。

典故解析:

  • 明镜云月:古代诗歌中常用明镜象征内心的澄澈与反思,云间月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华发:古人常以华发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衰老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义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益对过去的回忆中,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融合了对美人的思念与对自己衰老的无奈,体现了李益面对人生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明镜的意象引入,展现了时间对人的影响与变化。开头“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描绘了镜子反射出的光辉,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也是对自身青春的反思。紧接着“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诗人用“华发”一词,透露出岁月的无情与对青春的怀念。美人的描绘则使诗歌增添了一丝柔美,诗人希望以约定的时间来保持彼此的情感与承诺,这种渴望与现实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哀愁。整体而言,李益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揭示了人生的脆弱与美好,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描绘出镜子的光辉,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2. 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与青春的告别使得回忆的光辉照耀着衰老的现实。
  3.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美人曾经的美丽与珍爱,如今仍在心中萦绕。
  4.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表达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时光如愿无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镜比作青春的象征,展现了内心的反思。
  • 对仗:诗中句子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镜子的描写,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哀伤与对美好过去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明镜:象征自我反省与青春的清晰。
  2. 云间月:代表美好的回忆与向往。
  3.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4. 美人:代表曾经的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中,明镜象征什么?

    • A. 失去的青春
    • B. 美好的记忆
    • C. 内心的反思
    • D. 以上皆是
  2. 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中,“三五期”指的是:

    • A. 三到五个月
    • B. 三五年的约定
    • C. 一个短暂的时光
    • D. 三个季节

答案:

  1. D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益的《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思念,但李白侧重于孤独与乡愁,而李益则更强调对美好青春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下第寄知己 贵宅 思不见 题舒乡 旅次岳阳寄京中亲故 翠孤至渚宫寄座主相公 关试前送进士姚潜下第归南阳 题山居 听刘尊师弹琴 入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吞牛之气 聿字旁的字 诗翰 金字旁的字 笳寒 目不旁视 鸟字旁的字 横吹曲 熊罴之士 包含署的词语有哪些 酉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下串 包含妍的词语有哪些 礼门义路 清宕 冲云破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