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红梅三首

《红梅三首》

时间: 2025-05-10 04:21:14

诗句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21:14

原文展示:

红梅三首
作者: 苏轼 〔宋代〕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我害怕忧愁,所以在这个寒冷的季节独自开放,
我担心我的冰冷的容颜无法融入这个春天。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我故意装作桃红杏黄的颜色,
但仍然保留着孤独和瘦弱的雪霜姿态。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我心中寒意未肯随春天的气息而变化,
酒意不知为何涌上了我的肌肤。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诗人年老却不知梅花的风格,
只看见绿叶和青枝的生长。

第二首:
雪里开花却是迟,何如独占上春时。
在雪中开花实在是太迟了,
不如独自占有春天的时光。

也知造物含深意,故与施朱发妙姿。
我知道造物者的深意,
所以与鲜红的花朵相映成趣。

细雨裛残千颗泪,轻寒瘦损一分肌。
细雨沾湿了残留的千颗泪水,
轻寒使我的肌肤更加瘦弱。

不应便杂夭桃杏,半点微酸已著枝。
我不应该和早开的桃花杏花相杂,
半点微酸的气息已经附着在树枝上。

第三首:
幽人自恨探春迟,不见檀心未吐时。
幽居的人自恨探春太迟,
未见檀香心未吐露的时刻。

丹鼎夺胎那是宝,玉人頩颊更多姿。
丹鼎夺取胎儿那是珍宝,
而美人儿的脸颊更加妩媚动人。

抱丛暗蕊初含子,落盏穠香已透肌。
抱着丛中的暗蕊初含花朵,
落下的香气已渗透到肌肤中。

乞与徐熙新画样,竹间璀璨出斜枝。
请给我徐熙的新画样,
在竹间璀璨的枝丫上斜斜地伸展。

注释:

  • :忧虑、忧愁。
  • 冰容:冰冷的容颜。
  • 小红桃杏色:形容花的颜色,像桃花和杏花。
  • 寒心:冷漠的心情。
  • 酒晕:酒意,微醺的状态。
  • 诗老:年老的诗人。
  • 梅格:梅花的风格。
  • 丹鼎:传说中的炼丹炉,象征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和散文广泛流传,风格多样,尤其以豪放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
《红梅三首》是在苏轼贬谪期间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梅花独特美丽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红梅三首》展现了苏轼对梅花的深厚情感。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不屈。诗中,苏轼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颜色、形态以及与自然的关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诗中的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尤其是“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表达了在寒冷的环境中,内心对温暖的渴望与矛盾。苏轼将自己与梅花的关系比作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有亲近又有距离。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苏轼通过梅花,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坚持和对美的向往,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的深邃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怕愁贪睡独开迟:表达对忧愁的恐惧,因此在春来之际仍然独自开放。
  2. 自恐冰容不入时:担心自己冰冷的容颜无法融入春天的美好。
  3. 故作小红桃杏色:故意装作如桃花杏花般的颜色。
  4. 尚余孤瘦雪霜姿:仍保留着雪霜般的孤独和瘦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自己的境遇比作孤独的存在。
  • 拟人:赋予梅花情感,使其与诗人心境相呼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梅花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执着与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独立。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
  • 细雨:象征柔情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红梅三首》中主要描绘的是哪种花?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杏花
    • D. 牡丹
  2. 诗中提到的“寒心”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优越
    • C. 孤独与寒冷
    • D. 温暖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苏轼的《红梅三首》对比,前者更侧重于春天带来的生机,而后者则在寒冷中对梅花的独特魅力进行深入挖掘。

参考资料:

  • 《苏轼集》
  • 《宋词三百首》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重登科 街西长句 自贻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春思 偶题 江上雨寄崔碣 秋晚江上遣怀 七夕 秋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蛛罗 概不由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问安视膳 徒裎 車字旁的字 朝行夕改 水字旁的字 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契好 包含猊的词语有哪些 比字旁的字 滴水不羼 包含辍的词语有哪些 汇归 又字旁的字 生拽活拖 缔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