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

时间: 2025-05-07 22:50:37

诗句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37

原文展示: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卧病在家,正值黄昏时分,忽然听到马蹄声,想起朋友樊侍御正准备前往京城。诗人想知道他何时会回来。接着,诗人感叹,驿船在江风中摇曳,家乡的信件也如海上的大雁般催促着他。最后,诗人想象着慈爱的母亲会因自己的归来而倍感欣喜,期待着看到在霜台上努力奋斗的儿子。

注释:

  • 卧病:生病躺在床上。
  • 穷巷:偏僻的巷子。
  • 骢马:一种颜色的马,通常是指黑白相间的马。
  • 京口:指京城的口岸,表示出发的地方。
  • 驿舫:指驿站的船只。
  • 乡书:家乡的信件。
  • 海雁:指候鸟,象征思乡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其诗歌表现出豪放激昂的风格,常常描绘边疆的壮阔景象和士兵的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在病榻上,因朋友樊侍御即将去京城,诗人感到既欣喜又忧虑。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病榻上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眷恋。首句“卧病穷巷晚”,即刻引入了诗人的病痛与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忽惊骢马来”则转瞬间让人感受到外界的动静,象征着即将出发的友人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诗中对驿船的描写,不仅让人联想到长途旅行中的艰辛,也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提到慈亲的喜悦,既表达了母亲的期待,也暗示了作者对家庭的依恋,增添了感人的情感层次。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在病痛与思乡之中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病穷巷晚:诗人在偏僻的巷子里卧病在床,表明他身处困境。
  2. 忽惊骢马来:突然听到马蹄声,暗示着友人的到来。
  3. 知君京口去:知道朋友要前往京城,表示期待与关心。
  4. 借问几时回:询问友人何时归来,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
  5. 驿舫江风引:驿船在江风中摇曳,描绘出旅行的场景。
  6. 乡书海雁催:家乡的信件如海雁般催促,表现思乡之情。
  7. 慈亲应倍喜:母亲会因自己回归而感到特别欣喜。
  8. 爱子在霜台:表达对母亲的牵挂和对自己努力的自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书比作“海雁”,生动形象地表现思乡之情。
  • 对仗:如“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亲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母亲的思念,同时展现了身在困境中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病榻:象征着孤独与无奈。
  • :象征着希望与自由。
  • 江风:传达出流动与变迁的感觉。
  • 乡书:代表着思乡与亲情的纽带。
  • 慈亲:象征着无私的爱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白居易
    • B. 岑参
    • C.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骢马”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颜色的马
    • B. 一种战马
    • C. 一种驴
  3.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思乡之情?

    • A. 骢马
    • B. 海雁
    • C. 慈亲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岑参的边塞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现了对友人、家乡的思念,但岑参更多描写个人情感,而王之涣则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魅力与内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暮春叹 北渚 稽山道中 庭草 五月五日蜀州放解榜第一人杨鉴具庆下孤生怆然有感 残暑得小雨颇凉 自咏绝句 宿杜氏庄晨起遇雨 早春 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存的成语 鼎字旁的字 赊请 回峯 耒字旁的字 井管拘墟 甘字旁的字 悉心竭力 反犬旁的字 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艸字旁的字 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正不阿 衰冗 打惨 移花换柳 尔结尾的成语 化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