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0: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0:37
卧病穷巷晚,忽惊骢马来。
知君京口去,借问几时回。
驿舫江风引,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卧病在家,正值黄昏时分,忽然听到马蹄声,想起朋友樊侍御正准备前往京城。诗人想知道他何时会回来。接着,诗人感叹,驿船在江风中摇曳,家乡的信件也如海上的大雁般催促着他。最后,诗人想象着慈爱的母亲会因自己的归来而倍感欣喜,期待着看到在霜台上努力奋斗的儿子。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其诗歌表现出豪放激昂的风格,常常描绘边疆的壮阔景象和士兵的生活。
这首诗创作于岑参在病榻上,因朋友樊侍御即将去京城,诗人感到既欣喜又忧虑。诗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思念和对友人的祝福,反映了作者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感悟。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病榻上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乡的眷恋。首句“卧病穷巷晚”,即刻引入了诗人的病痛与孤寂,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而“忽惊骢马来”则转瞬间让人感受到外界的动静,象征着即将出发的友人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诗中对驿船的描写,不仅让人联想到长途旅行中的艰辛,也反映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提到慈亲的喜悦,既表达了母亲的期待,也暗示了作者对家庭的依恋,增添了感人的情感层次。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岑参在病痛与思乡之中的深刻体验。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与亲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母亲的思念,同时展现了身在困境中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骢马”指的是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思乡之情?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