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0:22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
作者: 王安石
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
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
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
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
失去志向的人难以获得真正的幸福,而得到权势的人容易造下罪孽。痛苦的时候只会想到快乐,而快乐的时候又会滋生贪婪和爱欲。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没有明白就没有糊涂。不属于三界之中,也不在三界之外。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三界”源自佛教的宇宙观,强调超越世俗的意义;而“无苦亦无乐”则反映了对世俗情感的超脱,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提倡变法,主张“新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其诗词多反映其政治理想与个人情感,风格独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受其政治经历和哲学思考的影响,展现了对权力与欲望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即提出“失志难作福,得势易造罪”,两者相对立,暗示了人生中的选择与代价。接下来的“苦即念快乐,乐即生贪爱”则揭示了人们在追求快乐时常常伴随着痛苦,而在享乐中又会滋生贪婪。王安石对人生苦乐的认知,深刻而透彻,显示了他对人性复杂性的敏锐洞察。
最后的两句“无苦亦无乐,无明亦无昧,不属三界中,亦非三界外”,则是对超越世俗的追求的表达,展现了他对解脱与宁静的向往。整首诗在哲理与情感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悲观与理性的思考,鼓励人们超越物质与情感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探讨幸福、痛苦、权力与欲望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得势易造罪”,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权力容易带来幸福
B. 权力容易导致道德败坏
C. 权力与幸福无关
D. 权力是无用的
“无苦亦无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A. 人生充满快乐
B. 人生是无意义的
C. 超越了痛苦与快乐
D. 生活中只有痛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