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0:04
原文展示:
汉南春望 薛能 〔唐代〕 独寻春色上高台,三月皇州驾未回。 几处松筠烧后死,谁家桃李乱中开。 奸邪用法原非法,唱和求才不是才。 自古浮云蔽白日,洗天风雨几时来。
白话文翻译:
独自登上高台寻找春色,三月的皇城车驾尚未归来。 几处松竹在火灾后枯死,谁家的桃李在混乱中绽放。 奸邪之人滥用法律本就不合法,唱和以求才并非真正的才。 自古以来浮云遮蔽了白日,洗净天空的风雨何时到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此诗可能是在他观察到社会动荡、奸邪当道的情况下,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观察到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奸邪当道的情况下,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和对正义力量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景中的松竹与桃李,隐喻了社会的正邪对立。松竹的“烧后死”象征了正直之士在奸邪势力的压迫下遭受的苦难,而桃李的“乱中开”则暗示了即使在混乱中,美好和希望依然存在。诗中的“奸邪用法原非法”直接批评了奸邪之人的不法行为,而“自古浮云蔽白日”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表达了对正义终将到来的信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清明政治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对正直之士的同情,对奸邪之人的批评,以及对正义力量终将到来的信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松筠烧后死”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正直之士的苦难 C. 春天的美景 D. 社会的动荡 答案:B
“自古浮云蔽白日”中的“浮云”比喻什么? A. 自然现象 B. 奸邪之人 C. 正直之人 D. 社会动荡 答案:B
诗中的“洗天风雨几时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B. 对清明政治的渴望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社会动荡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