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6:23
题褒城驿池 薛能 〔唐代〕
池馆通秦槛向衢, 旧闻佳赏此踟蹰。 清凉不散亭犹在, 事力何销舫已无。 钓客坐风临岛屿, 牧牛当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 只恐归寻水亦枯。
池馆连接着秦朝的栏杆,面向街道, 曾经听说这里风景优美,让人徘徊不前。 清凉的亭子依旧存在, 但曾经繁忙的船只已不复存在。 钓鱼的人坐在风中,靠近岛屿, 牧牛的人在雨中吃着菰蒲。 西川的吟游诗人特别想修缮这里, 只怕回来时水也已经干涸。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唐代诗人,字大拙,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七言律诗。薛能的诗歌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薛能在游览褒城驿池时所作。褒城驿池曾是古代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风景优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的繁华已不复存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褒城驿池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迁。诗中“清凉不散亭犹在,事力何销舫已无”一句,通过对亭子和船只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诗人通过对钓鱼人和牧牛人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变迁感。最后两句“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归寻水亦枯”,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过往的怀念,情感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褒城驿池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清凉不散亭犹在”中的“亭”指的是什么? A. 一个清凉的亭子 B. 一个古老的亭子 C. 一个新建的亭子 D. 一个废弃的亭子
诗中“事力何销舫已无”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船只依然繁忙 B. 船只已不复存在 C. 船只正在修缮 D. 船只被遗忘了
诗中“西川吟吏偏思葺”中的“吟吏”指的是什么? A. 西川的官员 B. 西川的诗人 C. 西川的学者 D. 西川的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