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2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29:13
酬杨侍御寺中见招
作者: 皇甫冉 〔唐代〕
贫居依柳市,
闲步在莲宫。
高阁宜春雨,
长廊好啸风。
诚如双树下,
岂比一丘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贫困的环境中,依偎在柳树旁的市场,悠闲地走在莲花盛开的宫殿中。春天的细雨滋润着高阁,长廊里微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这样的环境,确实如同双树下的宁静,怎能与一丘之地的单调相比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阁”和“长廊”常用于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象征着高雅的生活情趣,而“春雨”则常被用来比喻生机与希望。
作者介绍: 皇甫冉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以清新优雅和自然景色见长,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身处贫困之时,尽管生活窘迫,但他依然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好,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
这首《酬杨侍御寺中见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了诗人心中对自然美的向往与追求。开篇以“贫居依柳市”交代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处于简陋却又有自然风景的地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淡然与从容。接着,诗人通过“闲步在莲宫”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亲密的交流。
“高阁宜春雨,长廊好啸风”一句,展现了春雨细腻的滋润和清风徐来的舒适,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诚如双树下,岂比一丘中”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广阔与生动,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在喧嚣的世界中,宁静的自然才是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洒脱与自然的和谐,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与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居住环境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现生命的生机?
诗中“岂比一丘中”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宁静的氛围,而皇甫冉的《酬杨侍御寺中见招》则更表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