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3:52
答田生
酒亦有何好,人今不肯忘。
苟无愁可解,何必醉为乡。
剩欲论奇字,终能讳秘方。
直饶肌骨秀,正要画眉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饮酒的反思。他认为酒并没有什么好处,人们总是放不下过往的事情。如果没有什么烦恼可以解脱,何必醉酒来逃避呢?接下来,他提到如果想讨论一些奇特的字句,最终也只能隐瞒其真正的含义。即使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内心仍然渴望更深层次的表达。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醉”为一种逃避现实的象征,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酒的看法和个人情感的挣扎。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希仁,号如渊,宋代诗人,擅长诗文,尤以诗见长。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常感到无奈与失落,诗人通过酒这一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
《答田生》是一首深富哲理的诗作,作者通过对饮酒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对过往的执念与现实的逃避。开篇“酒亦有何好”,一语道破了饮酒的无益,表明作者对酒的冷静看法。接下来的“人今不肯忘”,则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难以释怀的心态,酒成为一种暂时的解脱,却无法真正解决内心的愁苦。
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不仅在抒发个人感受,还引发了对文人情怀的思考。特别是“剩欲论奇字”,显示了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然而“终能讳秘方”的结尾则为诗作增添了一层深意,即真正的艺术表达往往难以直白,内心的复杂情感更难以言喻。
整首诗字句简练而意蕴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艺术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考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思饮酒的意义,探讨人们对过往的执念与艺术表达的深刻性,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清醒认识。
诗中提到的“酒”象征着什么?
作者在诗中反映了对人们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将进酒》与《答田生》都涉及饮酒,但李白的诗更强调酒的豪情与豪放,而陈师道的诗则更加内省,反映出对饮酒的理性思考和对内心情感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