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40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洪炉炽炭燎一毛,大鼎炊汤沃残雪。
疾影随形不觉至,千钧引缕不知绝。
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
在炽热的炉火上,炭火烧得如同一根毛发般微弱;大锅里煮着汤水,融化了残留的雪。
快速的影子随形而至,不觉间已经来到;千钧重物牵引着细丝,不知何时断绝。
不如彼此心意相通,一句话就能化解千般纠结。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千钧”原为《庄子》中用来形容重物,后常用以形容沉重的负担。“同心言”体现了古人重视心灵沟通的哲学思想。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扬州,后任职于长安。韦应物以其沉稳的性格和清新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代表作有《滁州西涧》等。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韦应物生活的唐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感悟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表达了对心灵契合的向往。
《易言》这首诗通过对炽热火炉与大鼎煮汤的描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诗的开头用火与雪的对比,强调事物的轻重与温度,暗示了在沟通中,有时小事也能引发深刻的影响。接下来的“疾影随形”与“千钧引缕”,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牵引,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细丝一般,时刻相互联系。
最后两句“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在此强调了心意相通的重要性,认为一句真诚的话语能解开复杂的情感纠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哲理,展现了韦应物对人际关系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强调心灵契合的必要性,认为真诚的交流是解决误会与纠纷的最佳方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洪炉”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冷静 B. 热情 C. 复杂
“未若同心言”这句的意思是?
A. 彼此心意相通 B. 不如不说 C. 复杂的关系
诗中强调一句话能解开什么?
A. 千个结 B. 一万个结 C. 千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易言》与杜甫的《春望》均关注人际关系与情感的表达,前者强调沟通的重要性,后者则聚焦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皆在不同角度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