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0:38
寄中书刘舍人
作者:韦应物
云霄路竟别,中年迹暂同。
比翼趋丹陛,连骑下南宫。
佳咏邀清月,幽赏滞芳丛。
迨予一出守,与子限西东。
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
忽睹九天诏,秉纶归国工。
玉座浮香气,秋禁散凉风。
应向横门度,环珮杳玲珑。
光辉恨未瞩,归思坐难通。
苍苍松桂姿,想在掖垣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诗的开头提到云霄之路的分别,暗示两人虽然在中年的时光中有过交集,但最终还是归于各自的生活。接着,作者描绘了与友人一同前往官场的情景,表达了彼此难舍的情谊。诗中提到的“晨露”、“秋风”等意象,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忧伤氛围。最后,作者通过回忆松桂的姿态,强调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
韦应物(737年-791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因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而受到广泛赞誉。他的诗作多涉及山水、田园和友情,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韦应物与友人离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此时的唐代,政治动荡,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友情的思考自然流露在诗中。
《寄中书刘舍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韦应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及离别后的惆怅。全诗以离别为主题,开篇即点明“云霄路竟别”,引发读者的思考。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比翼与连骑的意象,展现了两人曾经的亲密关系。诗歌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出离别的伤感和对于未来的无奈。尤其是“晨露方怆怆,离抱更忡忡”二句,情感表现得尤为细腻,晨露象征着清晨的忧愁,而“离抱”则暗示了对友人的依恋与不舍。整首诗在情感上十分真挚,韦应物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传达了离别的哀伤,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韦应物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晨露方怆怆”中的“怆怆”是什么意思?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比翼”主要指什么?
两首诗虽然主题相似,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友情的细腻情感,而杜甫则更强调家庭的温暖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