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减字木兰花 其九

《减字木兰花 其九》

时间: 2025-07-30 04:06:25

诗句

斫鱼作鲊。

酒面打开香可榨。

相唤同来。

草草杯盘饮几杯。

人生虚假。

昨日梅花今日谢。

不醉何为。

从古英雄总是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6:25

原文展示:

斫鱼作鲊。酒面打开香可榨。相唤同来。草草杯盘饮几杯。人生虚假。昨日梅花今日谢。不醉何为。从古英雄总是痴。

白话文翻译:

将鱼切成片做成鱼酱,酒面上打开香气可供榨取。大家互相呼唤,一起赶来,匆匆忙忙地饮几杯。人生实在虚幻,昨日的梅花今天已经凋谢。不醉又何必呢?从古至今,英雄都是痴情之人。

注释:

  • 斫鱼作鲊:斫,切割;鲊,鱼酱。即将鱼切成片做成鱼酱。
  • 酒面打开香可榨:酒面,酒的表面;打开香可榨,指酒的香气被释放出来,可以尽情享用。
  • 相唤同来:互相呼唤,邀请朋友一同前来。
  • 草草杯盘饮几杯:草草,匆忙的样子;杯盘,指饮酒用的器具;饮几杯,喝几杯酒。
  • 人生虚假:人生是虚幻而不真实的。
  • 昨日梅花今日谢:梅花,象征美好事物;今日谢,指美好的东西终究会凋谢。
  • 不醉何为:不醉又有什么意义呢?
  • 从古英雄总是痴:古代的英雄人物往往是痴情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150年-1210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他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与人生的哲理。朱敦儒在诗词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作为朱敦儒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人们的情感诉求。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饮酒作乐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斫鱼作鲊”引入,既描绘了饮酒的欢愉场景,又暗示了享受生活的方式。随后,诗人通过“相唤同来”和“草草杯盘饮几杯”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关系,酒桌上的欢聚不仅是饮酒,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在“人生虚假”和“昨日梅花今日谢”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梅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从古英雄总是痴”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认同与同情,英雄虽伟大,但同样面临情感的困扰与无奈。

整首诗在欢愉与忧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未来无常的警觉,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斫鱼作鲊:开篇直接进入主题,描绘一种生活的情趣,强调对美食的享受。
  2. 酒面打开香可榨:描绘酒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欢愉的氛围。
  3. 相唤同来:强调社交的重要性,朋友间的相聚是生活的乐趣。
  4. 草草杯盘饮几杯: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洒脱,反映了对生活的态度。
  5. 人生虚假:引入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的无常。
  6. 昨日梅花今日谢:通过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逝去。
  7. 不醉何为:强调享乐的必要性,面对人生的虚幻,饮酒成为一种解脱方式。
  8. 从古英雄总是痴:总结整首诗,指出英雄人物也难逃情感的纠葛,增加了诗的厚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昨日梅花今日谢”,用梅花的凋谢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突出人生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饮酒作乐的外在场景,引申出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英雄人物情感纠葛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的享受与生活的乐趣。
  • :象征欢乐与生活的享受,亦可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 梅花:象征美好与脆弱,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斫鱼作鲊”,这句的意思是: A. 切鱼做成酱
    B. 用鱼做汤
    C. 吃生鱼片
    D. 烤鱼

  2. “昨日梅花今日谢”中的“梅花”象征着: A. 春天的来临
    B. 美好事物的短暂
    C. 友谊的深厚
    D. 忍耐与坚强

  3. 诗中提到“从古英雄总是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英雄都是愚蠢的
    B. 英雄总是充满激情与执着
    C. 英雄没有情感
    D. 英雄都很聪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酒与人生的关系。
  • 苏轼《水调歌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朱敦儒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虚幻的感慨与饮酒作乐的态度,而辛弃疾则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二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朱敦儒作品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相关古诗词的解析书籍与文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田家 其五 述怀 纪时 新市杂咏十首 和戎 狱中责廷尉 其一 不遇 南歌子 贵池秋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虎凳 幺字旁的字 末屑 君暗臣蔽 写顺朱儿 包含拽的成语 自字旁的字 常奥 月字旁的字 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柯的词语有哪些 狼飡虎咽 白字旁的字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水覆难收 尽其所能 歇息牌 志诚君子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