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2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25:10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太阳照耀着田野,收割的鼓声响起,大家都说这是个丰收的好年头。
新酿的美酒倾倒而出,满载而归的船只驶向江边。
女子的发髻上饰满了银钗,孩子们的衣袍色彩鲜艳。
乡里的里胥请你不要询问,我不相信有什么官府权威。
“里胥休借问”中的“里胥”指的是乡村的官吏,常常被用来代表地方的权威。在诗中提到不信有官权,反映出对官府的怀疑与对乡村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竹溪,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生活和社会问题。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农村生活富庶而快乐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表现对宁静、富裕乡村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田间丰收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农民们的喜悦与快乐,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乡村生活。开篇的“日击收田鼓”,描绘了阳光明媚、鼓声震天的丰收场景,给人一种生动而热烈的感觉。接着通过“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展现了丰收后的欢庆,酒成为了欢乐的象征,船则代表着运输与交流,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
在描写女性和儿童的衣着时,使用“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展现了乡村的富裕与和谐,女性的美丽与儿童的天真无邪都在此时得到了体现。而最后一句“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则是对官权的不屑与反叛,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自信与对官府的怀疑,强调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反映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丰收的赞美和对自由乡村生活的向往,同时对官府权威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和谐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日击收田鼓”指的是什么场景?
A. 春天的雨声
B. 收割的丰收场景
C. 夏天的虫鸣
诗中提到的“女髻银钗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乡村的贫困
B. 乡村的富裕与美丽
C. 官府的权威
“里胥休借问”表达了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官府的信任
B. 对官府的不屑与怀疑
C. 对官府的依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梅尧臣的《村豪》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前者更加强调社会的富庶和对官权的怀疑,后者则更倾向于个人的隐逸与归隐生活的理想,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情和谐的向往,但侧重点不同。